美聯儲陷入“特朗普困境”

前紐約聯儲管理委員會成員、Evercore ISI副主席克里希納·古哈(Krishna Guha)表示,美國大選讓美聯儲陷入兩難,美聯儲當前的經濟預測摘要實際上是一個“受限的哈里斯當選前景”,而特朗普是一位攪局者。以下是他的觀點。

投資者正在努力理解特朗普的潛在連任對美國經濟、美聯儲及利率意味著什麼,同時也在權衡副總統哈里斯扭轉局勢的可能性。

特朗普敦促美聯儲不要在通脹仍然過高的情況下很快降息,很多人解讀爲這意味著在11月的大選之前降息是沒有道理的。雖然這不會阻止美聯儲在9月份降息,但使美聯儲有條不紊地闡述其理由變得更加重要,這也是爲什麼本週的會議不太可能提前降息的原因之一。

大多數投資者假設特朗普一旦當選將會施壓美聯儲降息激烈的“口頭干預”似乎有可能發生,儘管一些特朗普顧問提出的直接攻擊美聯儲獨立性的做法很可能不會實現,而且如果真的發生,可能會因爲債券收益率的跳升和美股的拋售而被迅速制止。

任何政治壓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讓美聯儲在降息的同時保持信譽變得更加困難。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可能會保持低調,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並依靠國會來爲其提供來自行政部門的保護。但美聯儲仍需考慮特朗普政策衝擊的潛在影響。

美聯儲當前的經濟預測摘要實際上是一個“受限的哈里斯當選前景”這是因爲預測假設沒有新的衝擊,這種情景很可能在哈里斯獲勝但受到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限制的情況下發生。但特朗普是一位攪局者。市場價格的變化表明投資者認爲特朗普的貿易、移民、財政、能源和去監管政策總體上具有再通脹效應,會推高名義GDP和通脹。

這給美聯儲帶來了一個難題:是基於預期衝擊儘早更新政策計劃,還是等待並冒著落後於形勢變化的風險?它似乎可能會在緩慢適應潛在衝擊的方向上犯錯誤,即在大選後更新其基準預測,然後謹慎行事。

美聯儲不知道誰會勝選,也沒有優勢來判斷哪些政策將得以實施,並且會非常清楚地意識到模擬潛在影響的難度。它不會希望在競選期間就預判特朗普的政策具有通脹效應。值得慶幸的是,債券收益率正在爲其分擔一些工作,當特朗普獲勝的幾率提高時,債券收益率也會隨之升高,這有助於防止經濟過熱。

儘管美聯儲必須考慮潛在的關稅增加、移民減少導致的勞動力供應減少,以及寬鬆的財政政策會產生更持久的通脹壓力的可能性,某些特朗普的衝擊,特別是關稅,在原則上是一次性的價格水平衝擊,而不是持續的通脹壓力。

短期內,美聯儲有足夠的理由密切關注即將到來的通脹和就業數據。如果它完全忽視明顯的潛在重大沖擊,那將是不明智的。

美聯儲不應該根據對誰將勝選的預測改變其基準觀點,它應該考慮哪種利率水平能在2025年中期使其處於有利位置,以應對各種情況。這些情況應該包括由特朗普主導的潛在衝擊、由哈里斯擔任受到制約的總統的潛在衝擊。然後,它應該輕輕地勾勒出與此相一致的利率路徑。

根據當前的信息,2025年中期處於良好位置可能意味著利率在4%到4.5%之間,這一區間顯著低於當前5.25%到5.5%區間,但仍略顯限制性。

如果衝擊是通脹性的或者通脹有些粘性,美聯儲可以暫停行動,甚至在必要時在2025年底加息以踩剎車。如果衝擊和數據不是通脹性的,它可以繼續降息,甚至加快步伐。如果我們預計在2025年上半年會有兩次降息,那麼這就爲2024年剩餘時間內兩次,甚至可能是三次降息留出了空間。

當然,沒有任何政策路徑可以一成不變。如果未來的幾個月內勞動力市場顯著惡化,美聯儲需要採取果斷行動。那時的重點將轉移到確保軟著陸,並在稍後擔心可能的特朗普衝擊。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