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暴跌之後,小摩呼籲:美聯儲是時候出來做點事了!

週二美股上漲,但投資者仍對週一的全球歷史性拋售感到不安,這波拋售是由美國經濟數據疲軟和日本意外加息共同引發的。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David Kelly表示,在美國,“血腥”的市場暴跌應該是美聯儲的信號,表明它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幫助投資者對經濟重振信心,從而渡過這段極度波動時期。

Kelly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美聯儲應該向市場發出強烈的信號,表明情況依然受控。Kelly說:

“我認爲他們應該說,‘我們預計經濟將放緩,這就是現在看到的情況。我們確實準備在適當的時候降息,但我們認爲目前沒有緊急情況。’”

週三,日本央行副行長內田真一在“黑色星期一”後首次放話,稱如果市場不穩定,日本央行將不會加息,這番言論安撫了不安的投資者,亞洲股市亦隨之反彈,日經225指數一度漲3%。

一些評論人士在出現大規模拋售後呼籲美聯儲緊急降息。然而,Kelly表示,他認爲此舉不會有建設性作用更重要的是,突然降息可能會加劇投資者對經濟的擔憂。

週一,美國股指暴跌,道瓊斯指數下跌逾1000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逾3%。在全球市場,日本日經225指數下跌12.4%,創下自1987年黑色星期一崩盤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歐洲市場也下跌。

拋售促使一些投資者拿出衰退劇本,投資防禦性股票、派息股票和政府債券,同時拋售與熱門交易(如人工智能)相關的高增長股票。

Kelly表示,其中一個大問題是美聯儲不應該將利率保持在如此高的水平這麼長時間。“我認爲美聯儲應該始終努力回到中性水平並保持在那裏,他們不應該試圖過度收緊政策,也不應該試圖放鬆政策來刺激經濟。”

簡而言之,由於等待過久才降息,美聯儲導致就業市場疲軟,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市場多日暴跌。

但即使在上次政策會議上降息也不會是迅速的解決辦法,無法阻止波動加劇,而且降息與加息一樣,對經濟的影響存在滯後性。

“我認爲人們就是不明白這一點。我認爲美聯儲沒有告訴人們這一點,或者也許他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Kelly說,並補充道,“在成爲刺激措施之前,它首先是一個拖累。”

Kelly認爲,美國經濟很可能繼續放緩,衰退和更大幅度的股市調整都可能出現。

“10%的調整或20%的熊市跌幅是完全有可能的,”他說。“如果你是一位投資者,問題是,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開始暴跌。”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