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巨頭馬士基CEO:美國經濟沒有衰退的跡象

航運巨頭馬士基被視爲全球貿易的晴雨表,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週三表示,由於貨運需求仍然強勁,他們並未看到美國經濟衰退的跡象。

文森特·克萊克(Vincent Clerc)週三在CNBC的“Squawk Box Europe”節目中表示,“在過去幾年中,我們實際上看到集裝箱市場在面對所有經濟衰退擔憂時都保持著驚人的彈性”,並補充說,集裝箱需求通常是潛在宏觀經濟實力的良好指標。

克萊克說,美國的庫存(在交付或加工之前存放的商品)“比年初時高,但還沒有達到令人擔憂的水平,也不表明即將出現明顯的放緩”,不過他也指出,企業補充庫存的數量存在一些不可預測性。

我們還關注了許多零售商和消費品牌的採購訂單,這些訂單需要進口到美國以滿足未來一個月的需求,情況似乎仍然相當強勁……至少目前的數據和指標似乎表明,人們對美國目前的消費水平仍有一定的信心。”

上週,對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突然升級,此前公佈的一系列弱於預期的就業數據令經濟學家和市場參與者產生了分歧。

美國人口普查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5月份零售貿易庫存(衡量閒置庫存的指標)較上年同期增長5.33%,至7938.6億美元。

租賃平臺Container xChange週三發佈的報告稱,指標顯示庫存高於需求,這意味著未來幾個月對於集裝箱交易商、物流市場和囤貨的零售商來說將是一個不太“繁榮的時期”

克萊克則表示,馬士基對過去幾年集裝箱貨運量的彈性感到驚訝,並表示預計未來幾個季度這種情況將繼續下去,目前沒有跡象表明全球經濟正在走向衰退領域

他繼續說,中國出口一直是集裝箱貨運量強勁背後的引擎,全球在中國發出或運往中國的集裝箱份額也在增加。

相比之下,2022年,這家丹麥公司的前景明顯更爲黯淡,當時它警告稱通脹、全球經濟衰退的威脅、歐洲能源危機和俄烏衝突將對需求造成拖累。

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了2023年貨運費率下降,使得馬士基的利潤大幅下滑。

但這種趨勢在今年部分得以逆轉,因爲紅海地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激增,導致航運公司改變貿易路線,繞過非洲南部海岸,延長航程時間並減少全球運力。

克萊克週三告訴CNBC,他預計紅海局勢引發的轉運至少會持續到年底。

克萊克說:″當然,這需要更多的運力、更多的船隻來推動全球貿易在世界各地的運輸,這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已經造成了一些短缺,我們目前正在處理這些問題。”補充道,這也意味著,短期內航運成本會更高,因此我們不得不承擔相當大的成本,無論是需要更多的船隻,還是需要更多的集裝箱來完成我們所期望的工作。

他繼續說,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馬士基的基礎成本將出現“嚴重通脹”,它需要將通脹轉嫁給客戶,亞洲至歐洲或美國東海岸航線的成本將增加20%至30%。

運力限制在短期內對這家丹麥航運巨頭的利潤率產生了積極影響,並促使其近幾個月三次上調利潤。

馬士基週三報告稱,與去年同期相比,第二季度的基礎利潤下降至6.23億美元,而營收從129.9億美元下降至127.7億美元。

該公司表示,儘管年度利潤率較低,但海運利潤率“明顯好於”2024年第一季度和2023年第四季度,息稅前利潤率爲5.6%,而前兩個時期分別爲-2%和-12.8%。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