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經濟學家:當心美聯儲製造的“人爲共識”

安聯首席經濟學家埃裏安近日撰文表示,美聯儲在某些領域仍然不夠公開透明,並且製造出“人爲共識”,加劇了市場的波動。以下是他的主要觀點。

美聯儲一再保證,“基本面健康”的經濟使其有充足的時間來決定何時降息。在接受了這一保證後,當新數據顯示並非如此時,市場感到意外。這就是在根本不存在共識的情況下發出共識信號的危險。

想想上週兩家央行的故事吧。兩國都是歷史悠久的老牌銀行,其影響力遠遠超出了本國的疆界,兩國都面臨著做出微妙判斷的壓力,既要繼續降低通脹,又要避免對經濟增長和就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害。結果,他們在24小時內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

第一個主角是英國央行,它在54的投票中將政策利率下調25個基點,反映了潛在經濟問題的複雜性。另一個是美聯儲,它自豪於形成共識並達成一致投票,卻在決策後的幾天裏受到分析師和媒體的猛烈抨擊。

你和你的家人、朋友在經濟上更信任哪家央行

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爲信任是央行履行其職責的基礎。當今許多金融架構都建立在一個假設之上,即央行致力於維護公衆對其政策制定的信心。畢竟,通脹目標必須具有可信度才能穩定通脹預期;同樣,前瞻指引也需要具備可信度,以便平滑隨時間調整政策所帶來的波動。

信任和信譽通過提供更大的透明度得到支持,這一過程多年來已演變爲定期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會議紀要和會議記錄。在某些情況下,央行會做出主要政策和經濟指標的季度定量預測。

英國央行和美聯儲的信譽都得到了良好結果的支持但它們在如何傳達政策決策方面有所不同。這種情況讓我想起了一個關於律師和經濟學家的老笑話:與律師不同,律師即使案件的基礎非常薄弱也能百分之百地堅定地辯論,經濟學家則需要非常堅實的基礎纔能有足夠的信心辯論。

英國央行在其貨幣政策委員會中納入了獨立的外部成員,並不猶豫地顯示出其頂級決策者之間的分歧。投票背後的所有理由都在會議後的幾天幾周內得到了解釋。

在美聯儲,公佈這樣廣泛的個人立場幾乎是聞所未聞的。雖然美聯儲在閉門討論中自豪於歡迎多樣化的觀點,但它也深陷於一致決策的傳統之中。因此,實際上,它保持了非常的障礙來公開異議的觀點。即使是會議三週後發佈的美會紀要也傾向於略過各種觀點的全貌。要想知道真正發生了什麼,人們必須等待五年後才公佈的完整記錄。

不要誤解我的意思。基於共識的方法有助於調和不同的觀點和分析,這是有價值的。但是人爲製造的共識——通常出於政治原因,或爲了保全面子——往往會模糊和邊緣化那些值得更廣泛考慮的觀點。加上認知多樣性結構上的缺乏以及陷入羣體思維的高度可能性,對共識的癡迷最終會破壞美聯儲一直在努力恢復的可信度。

美聯儲拒絕採用英國央行的那種決策透明度,無意中反映了市場的自滿情緒,市場未能考慮到經濟減速比預期更快、範圍更廣的可能性。因此,在美聯儲政策會議結束後不久發佈的弱於預期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和最新月度就業報告顯示經濟放緩變得明顯時,市場反應劇烈。

市場已經接受了主席鮑威爾的反覆保證“基本健康”的經濟和穩固的勞動力市場給了美聯儲足夠的時間來決定降息。當新的數據顯示情況並非如此時,混亂隨之而來,市場爭相將9月份異常大幅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從幾乎爲零提高到8月2日的80%左右。投資者還預計,美聯儲整體降息週期將更快、幅度更大。

這種激烈的反應導致美債收益率急劇下降和市大幅下跌,這些損失從美國開始蔓延到全球,並暴露了其他地方的脆弱性,尤其是在日本。對金融和經濟斷裂風險加劇的擔憂甚至導致一些人呼籲在兩次會議之間緊急降息。

我不是主張美聯儲應該追求激進的透明度。在某些領域,如每季度的預測“點陣圖”,美聯儲可以說已經走得過遠。即便如此,美聯儲仍可以而且應該對影響我們所有人的政策決定更加公開。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