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發出警報:全球核武器競賽達到創紀錄高度!

聯合國監督機構負責人警告說,由於“重要”國家正在公開討論是否發展核武器,世界核不擴散機制面臨的壓力比冷戰結束以來任何時候都大。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告訴《金融時報》,世界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中東衝突給1968年簽署的旨在限制世界核武庫發展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說:“我不認爲在上世紀90年代,你不會聽到重要國家說,‘好吧,我們爲什麼不也擁有核武器?’如今這些國家正在公開討論這個問題,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現在他們在公開場合這麼說,對媒體說。各國元首都提到了重新思考整個問題的可能性。”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顯示了擁有核武器的力量,但是格羅西說,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導致一些國家重新燃起了發展核武器的興趣。

格羅西指出,“地緣緊張局勢、軍事聯盟被削弱的可能性以及各國不得不自力更生的可能性,所有這些都是核武器的吸引力將以一種非常意想不到的方式迴歸的原因”,他同時拒絕透露任何具體國家的名字。

研究核擴散問題的達特茅斯學院助理教授尼古拉斯-米勒(Nicholas Miller)說,核擴散風險不斷上升,源於“大國之間地緣政治競爭更加激烈的環境”。

他解釋說,在這種時候,大國往往會放鬆對核擴散問題的關注,“因爲它們忙於與對手競爭”。

但米勒也承認,存在一種“總是認爲不擴散條約機制瀕臨崩潰邊緣的傾向”,而從歷史上看,事實證明該機制比預期的更加穩健。

在他看來,威脅這一機制的最大潛在風險是伊朗。他說:“去年,伊朗官員發表了大量聲明,談論獲取或可能獲取核武器。”

自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單方面放棄伊朗與世界大國簽署的2015年核協議以來,伊斯蘭共和國一直在積極擴大其核計劃,並在三年多的時間裏一直穩步將鈾濃縮至接近製造核彈的級別。

專家們說,儘管將裂變材料武器化需要更長的時間,但它現在擁有足夠的材料,如果它願意,可以在幾周內生產出大約三枚核彈。

伊朗堅稱其核計劃是用於和平和民用目的。但近幾個月來,隨著以色列-哈馬斯戰爭引發了一波地區敵對行動,伊朗官員警告說,如果伊朗感受到威脅,它可能會改變自己的信條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外交事務顧問卡邁勒-哈拉齊(Kamal Kharrazi)上個月對英國《金融時報》說:“我們不贊成製造核武器,”他引用了最高領袖2003年發佈的禁止發展核武器的發令。但他也說,如果伊朗面臨生存威脅,“我們自然必須改變我們的原則。”

他說:“到目前爲止,我們還沒有決定將鈾純度提高到60%以上。“但我們一直在嘗試使用不同的機器和不同的裝置來擴展我們的經驗”。

IAEA繼續在伊朗派駐視察員,並表示沒有證據表明伊朗正在尋求發展或推進核武器計劃。伊朗新總統馬蘇德-佩澤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表示,他希望改善與西方的關係,並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結束圍繞伊朗核計劃的僵局。但如果德黑蘭確實發展了核武器,它可能會引發中東的軍備競賽。

去年,計劃發展民用核項目的沙特阿拉伯實際領導人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王儲對福克斯新聞說,如果伊朗研製出核彈,“我們將不得不擁有一枚”。

韓國總統尹錫烈也曾公開表示,爲了應對擁有核武器的朝鮮的威脅,可能有必要實施核武器計劃,儘管美國隨後做出了更具體的防禦承諾,讓韓國感到放心。

在歐洲,中右翼歐洲人民黨領導人曼弗雷德-韋伯呼籲歐洲對俄羅斯建立更多威懾力。他在今年早些時候說:“我們都知道,到了緊要關頭,核選項纔是真正決定性的選擇。”

英國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Rusi)核擴散與核政策主任盧卡茲-庫列薩(Lukasz Kulesa)說,關於核武器的一些討論“受到了對美國大選結果的焦慮情緒的影響”,因爲人們擔心特朗普如果再次當選總統,可能會放鬆美國在歐洲和亞洲提供的一些安全保障。

但他表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核心”仍然“相當穩固”。“我看到大多數締約方都有興趣留在該機制內,並就其所有支柱開展工作”。

格羅西說,IAEA一直在與各國對話,強調核不擴散機制的重要性。他說:“我們必須確保加強該機制,因爲我不認爲增加更多的核武器國家會使目前的局勢好轉。”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