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房地產行業動態彙總(2024-08-27)

小程序:每日房地產行業動態彙總

1. 金融時報:2040年前80%房屋達到“中老年”,房屋保險應像汽車保險一樣普及

金融時報刊文指出,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城鎮有接近20%的既有房屋建成年份超過30年,這意味著,這些房屋都將進入設計使用年限的中後期,並且這一比例還將不斷增加,預計到2040年前後,有近80%的房屋將進入“中老年”階段。在湖南省副省長蔣滌非看來,房屋保險應像汽車保險一樣,成爲中國一項基礎性的制度安排。他認爲,房屋保險本身就是對房屋安全事故事後補償的根本保證,應以政策性保險爲基礎、商業性保險爲補充,完善房屋保險體系。(金融時報)

2. 上海優化本市新出讓商品住房用地套型供應結構

上海市人民政府發佈關於優化本市新出讓商品住房用地套型供應結構的通知,優化新出讓商品住房用地中小套型住房建築面積標準。根據本市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家庭人口結構、住房套型的市場需求以及住房建築設計和施工等情況,本市多層、小高層、高層建築的商品住房中小套型住房建築面積標準分別調整爲100平方米、110平方米、120平方米。提升住房套型配置均衡性,引導套內空間合理佈局。

3. 住建部官媒發聲:房屋養老金不是房地產稅,公共賬戶不需要老百姓出錢

《建築雜誌社》微信公衆號8月26日發佈社評文章稱,連日來,早在2022年開始就被官方多次提及要研究建立的房屋養老金制度,被嚴重誤讀!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說的原話是:“研究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構建全生命週期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目前,上海等22個城市正在試點。特別說一下房屋養老金,個人賬戶通過繳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已經有了,試點的重點是政府把公共賬戶建立起來。” 董建國副部長最後提到“試點的重點是政府把公共賬戶建立起來”,這裏的公共賬戶並不需要老百姓出錢!很多自媒體、視頻博主沒看或沒細看完整的表述,就下結論說政府要收房屋養老金了。完整的表述中已經說的很清楚:“個人賬戶通過繳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已經有了”。

4. 福建漳州:城市郊區等停止執行住宅項目容積率不得低於1.0的供地標準

據福建省漳州市自然資源局官網消息,爲進一步優化漳州市中心城區經營性房地產用地開發利用政策,8月23日,漳州市自然資源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漳州市中心城區經營性房地產用地開發利用政策的意見(試行)》的通知。優化土地供應方面,《意見》提出,優化用地指標。在城市郊區等不具備公共交通條件但景觀、區位等條件較好的區域或受限高管控區域,優化規劃用地指標,停止執行住宅項目容積率不得低於1.0的供地標準。

5. 西藏林芝發放2024年度第二輪商品房購房補貼

自2024年2月1日起,在林芝市範圍內購買新建商品房(由具有經營資格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之後所建造並按照市場價進行出售的房屋爲新建商品房,不含別墅等高檔住宅,不含二手房、自建房等)的自然人(不含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商戶等),發放購房總價(以商品房網籤備案價爲準)5%的一次性購房補貼,農牧民購房的按6%進行補貼,每人享受補貼最多不超過2套,每套商品房補貼最高不超過8萬元,補貼資金髮放完畢即止。

6. 上海上半年共完成50宗大宗交易,辦公樓成交額佔74%

8月27日據央視報道,上海作爲中國全國重要的資產聚集地,上半年在不動產領域表現活躍。根據統計數據,上海上半年共完成50宗大宗交易,其中一季度23宗,二季度27宗。這些交易的總成交金額約爲151億元,交易宗數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0%,成交金額較去年有所下降。在各類物業中,辦公樓的成交金額佔比最高,達到74%。此外,公寓和酒店類資產也是交易的熱點。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內資投資者在上海的大宗交易市場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同時,部分外資投資者對上海的長租公寓市場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7. 安徽銅陵:商品房實際銷售價格低於備案價85%,房企應申請價格調整備案手續

近日,安徽省銅陵市發佈《關於進一步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措施的通知》,涉及購房補貼、“以舊換新”等17項措施。支持合理確定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根據市場行情合理確定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對實際銷售價格低於備案價格85%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申請價格調整備案手續。同時,對滿足團購條件的(在同一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的項目中一次性購買3套及以上新建商品住房),房源申請調整備案價格時再給予不超過5%的幅度支持。(銅陵不動產登記)

8. 重慶新增2600餘套保障性住房

據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消息,8月26日,重慶第二批收購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項目簽約,重慶嘉寓房屋租賃有限責任公司收購來自央企、國企及民營企業共7個已建成項目,收購面積超11萬平方米,裝修改造後可提供2600餘套保障性租賃住房。今年初,重慶國企已收購7個項目、4207套房源。其中重慶嘉寓公司收購3600餘套。

9. 上週10大城市新房成交同比下降13.8%

據Mysteel,上週(8月19日-8月25日),10個重點城市新建商品房成交(簽約)面積總計186.53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7.4%,同比下降13.8%。同期,10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簽約)面積總計158.31萬平方米,環比增長4.8%,同比增長15.9%。

10. 公募REITs發行提速:又有2單產品獲批,還有22只公募REITs等待上市

深交所官網顯示,招商基金招商蛇口租賃住房REIT正式獲批;8月23日,上交所官網顯示中金重慶兩江產業園REIT的項目狀態更新爲“通過”,標誌著西部首單產業園區REITs獲批。來自太平洋證券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全市場共發行了42只公募REITs,發行規模合計1278億元。8月初華夏首創奧特萊斯完成發行,發行規模19.7億元。此外,目前共有22只公募REITs基金待上市,其中園區類REITs數量佔比高。

11. 印尼決定將房地產銷售稅收減免政策延長6個月

印尼經濟部長宣佈,印尼政府決定將房地產銷售稅收減免政策延長6個月。該政策適用於價值最高爲50億印尼盾的房地產銷售交易。

12. 中原:首8個月一手私人住宅宗數及金額已超越去年全年

8月27日,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截至8月21日,2024年8月份整體樓宇買賣合約登記(包括住宅、車位及工商鋪物業)暫錄3,434宗,總值248.33億港元。估計全月有4,800宗及350億港元,將較7月的5,262宗及426.69億港元,分別下跌8.8%及18.0%。撤辣效應消退,銀行收緊按揭審批,再加上市場觀望減息,買家的入市步伐明顯減慢。8月數字跌破五千宗,宗數及金額將爲今年2月後近6個月新低。 一手私人住宅方面,截至8月21日,今年首8個月一手暫錄11,197宗及1,369.9億元,已超越2023年全年10,682宗及1,310.7億港元,高出4.8%及4.5%,齊創2021年後3年新高。顯示撤辣後發展商積極推售新盤,令一手交投恢復活躍。 8月份一手暫錄955宗及86.4億元。預計全月約1,200宗及100億港元,將較7月的827宗及158.7億港元,分別上升45.1%及下跌37.0%。7月期間有新盤低價開售,銷情不俗,帶動一手交投重上一千宗以上,爲今年5月後的3個月新高。惟8月缺乏大型新盤推出,相信9月宗數將會下降。8月一手金額顯著回落,除7月銷售以細價盤爲主外,亦因爲7月有1宗大額的的內部轉讓登記所致。 二手私人住宅方面,截至8月21日,8月份二手暫錄1,651宗及116.5億港元。預計全月約2,400宗及170億港元,將較7月的2,677宗及190.4億港元,分別下跌10.3%及10.7%。宗數及金額將同爲今年3月後的5個月新低。在憧憬減息下,二手樓市持續拉鋸,成交量回軟。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