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智庫: “美元霸權”面臨四重挑戰

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研究人員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元在金融市場的主導地位面臨著一些挑戰。

該智庫表示,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地位正在發生變化,在過去幾十年中,美元的使用量正在穩步下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估計,儘管仍在央行外匯儲備和世界貿易中佔據主導地位,但截至2024年初,美元佔全球外匯儲備的比重已從1999年的71%降至59%。

6_2408271730296351.png過去幾十年來,美元在全球央行外匯儲備中所佔的份額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非傳統儲備貨幣的佔比在上升。根據IMF的數據,今年年初,澳元、瑞士法郎和人民幣等貨幣佔所有央行外匯儲備的11%,高於1999年的2%。

6_2408271730318852.png非傳統儲備貨幣在全球央行外匯儲備中所佔的份額越來越大

這引發了一些投資者的擔憂,即美元可能很快就會被趕下金融市場的頭把交椅。雖然大多數專家認爲這種情況不會很快發生,但該智庫表示,美元的主導地位面臨著關鍵挑戰,並特別指出了以下四個因素。

1、美國濫用制裁

自2022年俄烏衝突全面爆發後,美國開始對俄羅斯及其盟國實施制裁。這引發了俄羅斯和其他金磚國家的去美元化運動,這些國家紛紛表示,作爲對西方貿易限制的回應,它們正在尋求擺脫美元。

尤其是俄羅斯,它已採取措施大力推進經濟去美元化。該國採取人民幣兌盧布的匯率制度,提出了一種可與美元相抗衡的貨幣,據說還帶頭建立了一個不依賴美元的替代支付平臺。

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人員援引美國中國財政部長耶倫的評論說:“如果美國任性地實施制裁,單方面採取行動,未能形成一套經濟治國原則,美元可能會被取代。”

2、美國債務高企

美國不斷上升的債務負擔可能會讓持有者對美元更加警惕,尤其是當人們擔心美國可能無力償還債務時。

雖然美國債務餘額還沒有達到不可持續的水平,但政府的快速支出步伐難以讓市場鬆懈。例如,惠譽去年下調了美國的信用評級,理由是政府的“治理水平持續惡化”。

研究人員說:“由於國會在撥款問題上爭吵不休,政府已數次關門。進一步的政治不穩定可能會削弱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

3、支付技術提升

更先進的支付系統使非傳統儲備貨幣的兌換變得更加容易。這可能會抑制對美元的需求,而美元歷來被視爲最具吸引力的兌換媒介。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埃斯瓦爾·普拉薩德(Eswar Prasad)在此前的一份報告中表示:

“通常情況下,將這些貨幣兌換成美元后再兌換成其他貨幣,比直接相互兌換更容易,也更便宜。但是,以中國和印度爲例,它們很快就不再需要用各自的貨幣兌換美元來進行廉價貿易了。相反,直接用人民幣兌換盧比將變得更加便宜。因此,對‘媒介貨幣’,特別是美元的依賴將下降。

4、央行數字貨幣

由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也能使非傳統儲備貨幣的使用變得更容易、更便宜。該智庫指出,中國正在開發一種央行數字貨幣,而中國的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CIPS在過去幾年中“發展迅速”。

美聯儲已經創建了自己的即時支付網絡,但還沒有采取行動創建央行數字貨幣,鮑威爾去年曾表示,數字貨幣需要立法者的批準。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人員說,這意味著美國有可能落後於其他數字支付技術發展迅速的國家。

儘管如此,大多數貨幣專家並不認爲去美元化會對美國或其貨幣構成短期威脅。此前一位大宗商品專家表示,目前,金融市場上還沒有與美元接近的競爭對手,而那些試圖去美元化的國家無論如何都要冒著一系列經濟後果的風險,比如增長放緩和投資價值損失。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