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股價意外大跌,對沖基金發現交易機會!

拼多多出人意料地給出了異常悲觀的展望。在業績電話會議上,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陳磊至少八次提到,公司的收入和利潤“不可避免”地下降。

陳磊同時也是拼多多的早期員工之一,他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我們正面臨許多新挑戰,包括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激烈的競爭和全球環境的不確定性。”

拼多多由前谷歌工程師黃崢於2014年創立,在過去幾年裏,該公司結合低價、積極的農村擴張和平臺上的遊戲元素來搶佔市場份額。它將這一模式轉化爲全球電子商務折扣的應用程序Temu,在2023年的超級碗期間推出。Temu已經成爲一種類似Shein的購物現象,一度成爲美國下載次數最多的應用程序之一。

這推動了拼多多市值從2022年新冠疫情後的低點驚人地增長六倍,使黃崢本月成爲中國首富。但他只保持了18天的首富地位,直到週一拼多多遭拋售。

陳磊表示,消費者的購買行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他們正在遠離那些自成立以來就推動收入快速增長的低價產品。

他在業績電話會議上說:“消費者正在做出更爲審慎的決定,以平衡品質和價值。對此,我們已與高質量的品牌和製造商合作,創建定製的產品以滿足這些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Eddy Wang和Kathy Zhu寫道:“我們認爲管理層關於長期盈利能力下降的評論過於保守。我們認爲拼多多是中國唯一一家能夠超越行業增長的電子商務公司。”

拼多多的股價創下歷史最大跌幅爲一種流行的對沖基金策略帶來了收益,該策略利用股票市場和企業債券市場之間的脫節。

這種策略的核心是可轉債,這是一種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兌換成股份的債務。它包括購買可轉債——這相當於擁有了一個看漲期權,允許持有人以轉換價格買入股票——並賣出公司的股票作爲對沖。

可轉債套利交易通常並不是一對一設置的,它依賴於所謂的Delta對沖,即要求市場參與者平衡他們的空頭和多頭頭寸。但是,空頭頭寸的超額收益意味著該策略在週一取得了成功。

三位交易員表示,粗略計算顯示,該交易在週一可能產生了2.4%的無槓桿收益。其中一位交易員補充說,由於對沖基金通常會借貸資金建立頭寸,因此他們的回報率當天在5%到10%之間。

隨著公司增加了可轉債的銷售,這種策略今年變得流行起來,因爲這類債務通常比傳統債券的成本更低。包括阿里巴巴集團、京東集團和聯想集團在內的中國科技公司今年都出售了此類證券。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