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投資者晚些時候將期待英偉達公司管理團隊給出諸多答案,既包括短期的情況,也涉及這家半導體公司在一年多後的發展前景。
短期內,有關公司新的Blackwell芯片系列的問題備受關注,尤其是考慮到初期出貨可能略微延遲的報道。而在Blackwell開始發貨之前,華爾街仍在猜測對這款產品的期待是否影響了英偉達當前Hopper系列的需求。
長期來看,投資者希望瞭解Blackwell全面投產後的潛力,以及超越Blackwell的產品路線圖。
以下是英偉達週三發佈第二財季財報時最值得關注的五個話題:
投資者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擔心Hopper可能出現“需求真空”,因爲有些客戶可能會因爲等待更強大的Blackwell系列而減少對Hopper的購買。
上個季度,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成功緩解了市場對需求真空的擔憂,Evercore ISI的C.J. Muse預計他本季度可能也會這樣做。
Muse繼續說:“我們希望他能描繪出未來12個月內數據中心持續增長的願景,這將彌補進入全面Blackwell投產之前的空檔期。”
Rosenblatt的漢斯·摩西曼(Hans Mosesmann)將密切關注Hopper的供應情況。英偉達財報中的“未知數”是“Hopper的供應受限程度”,他近期寫道。這將決定他預期的英偉達業績超出預期的程度。
分析師們不太擔心Blackwell出貨初期可能的短暫延遲,但他們肯定會期待黃仁勳對預期的時間表發表評論。
“當我們第一次聽說供應鏈和客戶對新Blackwell芯片的問題時,確實感到擔憂,這些問題包括可能的三個月延遲,因爲存在過熱風險、設計問題和一些封裝問題。”Melius Research分析師本·賴茨(Ben Reitzes)在致客戶的研究報告中寫道。“不過,看來2025年4月季度的Blackwell系統出貨量仍然可能相當強勁。”
一些分析師認爲,只要Blackwell的潛在延遲不會持續太久,英偉達並不會真正失去業務,而是營收可能會轉移到後續季度。
Raymond James分析師斯里尼·帕賈裏(Srini Pajjuri)認爲,這期間可能會帶來毛利率的好處。“我們預計任何延遲都會在短期內推動Hopper GPU的銷量,這實際上可能會有利於毛利率。”他和他的團隊估計Hopper的毛利率比Blackwell高出3%到6%。
雖然共識預期是287億美元的營收,較上年同期的135億美元有所增長,但許多分析師預計英偉達最終的銷售額將達到或超過300億美元。
例如,Melius Research的Reitzes將觀察英偉達是否能在最新季度超出預期20億美元。
根據FactSet數據,英偉達過去五年每個季度的營收均超過了預期。在4月季度,其超出預期約15億美元。
從盈利角度來看,英偉達在過去20個季度中僅在一個季度未達到調整後的每股收益預期,其最近一次報告中實現了大約9%的超出預期。
本次分析師預期調整後的每股收益爲65美分,較一年前的27美分有所提高。根據8月16日的FactSet報告,英偉達預計將是對標普信息技術板塊年度收益增長貢獻最大的公司。
除了短期內Blackwell出貨可能延遲的問題外,更大的話題是新芯片一旦全面投產將如何影響英偉達。
Raymond James的帕賈裏(Pajjuri)持樂觀態度。供應鏈似乎正在爲下一個日曆年構建多達5萬到7萬GB200 NVL機架容量,“這轉化爲僅系統層面就有1000億到1500億美元的潛在營收。”他寫道。
“我們不會僅僅根據供應鏈數字而過分樂觀,但我們看到2025年年度數據中心營收共識預期存在上調空間。”他在上週二發佈報告時,共識預期爲1460億美元,現在爲1480億美元。
雖然Jefferies分析師布萊恩·柯蒂斯(Blayne Curtis)對短期前景持樂觀態度,但他對中期前景的看法更爲謹慎。
“一個多月前,我們就指出市場對Blackwell的時間和內容的期望過於樂觀,我們認爲2025財年要達到每股5美元的收益比較困難,但我們仍然相信我們的預期(7月和10月分別高出大約10億美元)是可以實現的,但可能無法超出預期。”他上週四寫道。
是的,英偉達的投資者已經在考慮一年以上的事情。
去年年底,華爾街一些人質疑2024年是否會成爲英偉達的“峯值”年,Reitzes說。“對於2025年日曆年來說,‘峯值年’的擔憂可能很快再次浮現。”他寫道。“最好還是聽聽黃仁勳在這次電話會議上關於Blackwell繼任者是否仍然遵循一年一次升級週期的說法。”
他指出,Rubin產品可能會爲2026年日曆年度進一步的營收增長奠定基礎。(FactSet共識預期2026年日曆年度的營收爲1940億美元,高於2025年日曆年度估計的1640億美元和本年度預計的1160億美元。)
“英偉達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電力可用性的擔憂——以及如何幫助客戶找到負擔得起且可用的電力。”Reitzes寫道。“Blackwell和Rubin的創新將有助於緩解短缺和空間限制問題,但觀點是客戶將繼續購買更多產品,並使用大量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