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金手銬”:像在高壓鍋裏工作,但給得實在太多了

隨著英偉達(NVDA.O)股價飆升,其員工也變得富有,因此他們幾乎可以容忍任何事情,無論是“007”還是被黃仁勳“折磨”,統統不在話下。該公司定於週三美股盤後公佈最新財報,市場希望以此判斷人工智能熱潮是否已經開始降溫。

自2019年初以來,該公司股價已飆升超過3000%,水漲船高,許多員工也成爲百萬富翁了。不過,包括目前在職以及已經離職的10名匿名員工向外媒透露道,儘管員工可能很富有,但他們工作實在太忙了,無法享受辦公室的樂趣。儘管如此,辭職就意味著失去既得的股份,因此很少有人願意離開。

一位曾在英偉達企業客戶技術支持部門工作,並於今年5月份離職的前員工表示,在英偉達工作就像在“高壓鍋”中一樣,他經常每週工作7天,並且經常在凌晨一兩點才下班。其他同事,尤其是工程部門的同事甚至會工作到更晚。這位前員工說,有同事承受的壓力太大,甚至在會議期間情緒失控、大喊大叫。另一名於2022年離職的營銷部門員工表示,在她每天參加7至10次的30多人會議中,打架和喊叫也很常見。

嚴苛的工作文化部分來自於長期擔任首席執行官的黃仁勳,他此前曾承認,爲自己工作並不容易。在今年4月份接受《60分鐘》採訪時,黃仁勳表示,“如果你想事有所成,那肯定不容易”。61歲的黃仁勳還曾表示,他更願意“折磨”員工“使其變得更好”,而不是解僱他們:

“其實這是開玩笑,但大家知道我寧願‘折磨’他們,讓他們變得更好……折磨你讓你變得更好,是因爲我相信你。我認爲,真正相信球員的教練,也會通過折磨他們,讓他們不斷提高。很多時候,他們已經很接近了,不能放棄,他們已經如此接近‘偉大’。”

然而,儘管在英偉達工作壓力很大,員工離職的比例卻遠低於業內的普遍情況。根據英偉達2024財年可持續發展報告,2023年該公司的人員流失率爲2.7%,而整個半導體行業的人員流失率爲17.7%。

員工不離開公司的部分原因是,他們有機會在人工智能芯片行業的尖端技術領域工作,而英偉達又是業內的佼佼者。但也有另一個動機,那就是金錢的力量。就算再苦再累,英偉達員工一般也會至少堅持四年,直到獎勵的股票授予歸屬爲止。那些提前離職的人就會錯過這個“大餡餅”。

6_2408281431029021.png

2019年1月1日以來英偉達股價變化

英偉達股價大幅上漲,已經使其高管躋身科技行業最富有的行列。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黃仁勳持有該公司約3.5%的股份,是位居全球第12位的富豪,淨資產達1110億美元。據彭博社報道,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持有價值7.578億美元的英偉達股票,遠遠高於英特爾和AMD同崗位的人員,他們持有的股票不超過1,000萬美元。

通過英偉達的員工股票購買計劃,員工最多可以利用自己工資的15%以75折購買公司股票。據《巴倫週刊》高級技術編輯Tae Kim稱,一名18年工齡的員工退休的時候一共積累了價值6,200萬美元的英偉達股票。

這些股票財富使得英偉達的工作場所充滿了不尋常的活力,甚至在最高管理層之外的員工中也是如此。一位今年6月離職的前工程員工告訴媒體,從2023年到今年,辦公室裏經常會聽到買新度假屋的討論,並看到同事在工​​作時使用Zillow——這是美國人常用於查找房屋買賣信息的網站。

在英偉達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的辦公場地,停車場裏停滿了保時捷、克爾維特和蘭博基尼。有些甚至是石灰綠色的——這是對幫助他們買下豪車的公司致敬,英偉達的logo正是這個顏色。

包括谷歌和Meta在內的競爭對手的員工都對英偉達的員工羨慕不已。

在匿名發帖網站Blind上,一名谷歌員工向英偉達的工程師提問,“你有多有錢?”對方回答道,“全現金提了一輛10萬美金的家用車,想都不用想。”

一位Meta員工在Blind上發帖說,“我越瞭解英偉達員工和他們的財富,我就越感到嫉妒。”這位Meta員工抱怨道,“有些人只需要工作幾年就能積累一代人的財富,而我則需要工作一輩子才能安全地退休!”另一位Meta員工在Blind上寫道,一位五年前在英偉達擔任入門級工程師的鄰居現在身價2000萬美元。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