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開戰以來首次,內塔尼亞胡道歉!

上週末,6名以色列人質被發現在加沙的一條隧道中被槍殺,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做了一件他在11個月的戰爭中從未做過的事——他向遇難者家屬道歉。

“我想告訴你們我有多抱歉,並請求你們原諒我沒能把薩沙活著帶回來,”他對Alexander Lobanov的父母說。這是一系列此類電話的第一個。

在經過幾個月無果的停火談判後,這一舉動可能成爲以色列與哈馬斯長期衝突的轉折點。

上週日,數十萬以色列人舉行抗議,要求與伊朗支持的哈馬斯組織停火,而主要的工會組織則號召舉行罷工,導致銀行、購物中心甚至主要機場在週一上午暫時關閉。

“內塔尼亞胡意識到已經越界了,”以色列《Hayom》報紙的評論員約阿夫·利莫爾(Yoav Limor)寫道。他指的是許多以色列人認爲政府在解救人質方面做得不夠。“到昨天爲止,以色列已經不是同一個國家了。”

這對內塔尼亞胡的戰爭立場意味著什麼還有待觀察。週一晚上,他舉行了一場具有挑釁意味的新聞發佈會,稱以色列不會如哈馬斯所要求的那樣,放棄對加沙和埃及邊境地區的控制,即所謂的費城走廊。 他說,以色列對該地區的控制是“擊敗哈馬斯、遣返人質和確保加沙未來不會構成威脅”的關鍵。他還說,“如果我們離開,我們就回不去了”,理由是以色列將面臨“巨大的國際壓力”。

他說,哈馬斯通過這條走廊進口了數以噸計的武器,用來對付以色列。他還說,這條走廊必須由以色列永久控制。

許多人認爲,拜登政府應該利用這一時刻向以色列和哈馬斯施壓,最終達成協議。《華盛頓郵報》週一報道稱,美國正與卡塔爾和埃及等其他國際掮客一道,準備達成一項“要麼接受,要麼放棄”的最終協議。

拜登週一在白宮對記者說,“我們非常接近”提出一項提案。當被問及內塔尼亞胡在確保人質安全方面是否做得足夠時,他簡單地回答說“不”。

以色列自去年10月7日以來一直在加沙進行戰役,在此期間,以色列政府一直追求兩個經常相互矛盾的目標:摧毀哈馬斯的軍事和政治基礎設施,並將人質活著帶回。

在衝突期間,根據哈馬斯控制的加沙衛生官員的數據,已有4萬多名巴勒斯坦人喪生,以色列認爲哈馬斯會保護人質以換取讓步,比如釋放巴勒斯坦囚犯。但被綁架者屍體的發現使人們對這一論點產生了懷疑。

特拉維夫大學研究巴勒斯坦問題的高級研究員烏齊·拉比(Uzi Rabi)說,“經過11個月的戰爭,我們現在在哈馬斯身上看到的是指揮結構的崩潰。這意味著以色列加大軍事壓力的政策可能不再起作用。這是一把雙刃劍,內塔尼亞胡可能需要調整政策。”

哈馬斯武裝派別發言人阿布·奧拜達(Abu Obaida)在他的Telegram頻道上說,如果內塔尼亞胡堅持通過軍事壓力確保人質獲釋,人質將“被裝進棺材回到家人身邊”。

以色列國防部長約阿夫·加蘭特一直認爲,以色列應該接受美國提出的停火建議。拜登於5月底首次公佈了這份協議,該協議要求分三個階段進行,首先是以色列軍隊撤離以換取人質釋放。

內塔尼亞胡自己的立場也發生了變化。最近,他站在了右翼聯盟夥伴——中國財政部長Bezalel Smotrich和國家安全部長Itamar Ben Gvir的一邊,他們表示,以色列絕不能停止與哈馬斯的戰鬥,哪怕是一天,直到取得完全勝利。他們說,釋放人質將隨之而來。 以色列的公衆輿論,曾經站在他們一邊,但現在已經改變了。一項關於人質交易是否應該優先於摧毀哈馬斯的月度民意調查顯示,7月份72%的人表示支持,高於6月份的67%和5月份的46%。

以色列媒體關於停火談判的報道顯示,一些被發現死亡的人質本來已經出現在將要交換的人質名單上。這讓他們的家人和朋友更加痛苦,上週日抗議活動的一個關鍵因素是以色列辜負了他們。

“我們的手上沾滿了他們的鮮血”,週一中間派《耶路撒冷郵報》的頭版頭條報道。

不過,內塔尼亞胡的右翼聯盟夥伴仍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包括一些仍被囚禁在加沙的人質的家庭。他們是一個名爲“提克瓦論壇”(Tikva Forum)的團體的成員,該團體反對與哈馬斯妥協,並呼籲以色列人不要參加示威或罷工。

上週日發現的死者之一的母親在廣播中表示,“他不願意爲他而釋放一個恐怖分子。”

政治傾向溫和的公共知識分子米迦·古德曼(Micah Goodman)在《以色列日報》上寫道,由於軍方削弱了哈馬斯,人質交易的戰略成本比衝突初期低得多。

他說,找到一種達成協議的方式對於治癒國家是至關重要的。 他說:“戰爭的兩個目標可以翻譯成兩個道德和猶太人的願望:分裂哈馬斯和使以色列重新團結起來。”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