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再度唱空:需求疲軟和非歐佩克國家增產將施壓油價

國際能源署(IEA)負責人法提赫·比羅爾週四表示,隨著生產商繼續開採超過全球需求的產量,油價可能會繼續下跌。

“鑑於目前需求疲軟和非歐佩克國家正在供應大量石油,主要是美國等產油國,我們很可能會看到油價面臨下行壓力,”比羅爾說。

在石油市場經歷了動盪的兩週之後,這些看跌評論層出不窮。週二,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近三年來首次跌破70美元。由於擔心主要石油消費國的增長疲軟,最近幾周交易員和投機者的情緒急劇轉變,促使歐佩克推遲了一項逐步退出每天超過200萬桶的減產的計劃。

比羅爾在IEA發佈最新的石油市場月度報告時發表了講話。該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石油消費量每天增加了80萬桶,僅爲2023年同期增速的三分之一,爲新冠疫情以來最慢

比羅爾表示,儘管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一些突發的停產意外通常會支撐價格,但石油市場已經轉向。他說:“我們還應該考慮到,這(油價暴跌)是在利比亞每日120萬桶的石油產量被關閉以及中東戰爭的背景下發生的。”

一年前,比羅爾在《金融時報》上曾寫道,對化石燃料的需求將在這十年內達到頂峯,而目前的放緩再次證實了該機構對“峯值可能即將到來”的預期。

IEA將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預測從97萬桶/日下調至90.3萬桶/日,低於2023年的200多萬桶/日;對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預測維持在95.4萬桶/日。這低於許多其他預測者,如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團公司,他們分別預計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分別增長130萬和150萬。

當IEA在15個月前首次下調需求增長預測時,該機構因過於悲觀而受到廣泛批評,但在今年只剩下三個月的情況下,比羅爾表示他們的看法已被證明是準確的。

比羅爾表示,油價下跌可能會在明年提振需求,但亞洲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全球電動汽車的進一步普及仍將帶來不利因素。

“我們對明年(增長)95萬桶/日的需求預測確實考慮了石油需求會因爲價格下跌出現反彈的情況,”他說。

石油市場的供應過剩預計仍將繼續,因爲非歐佩克產油國將繼續以高於需求增速的速度生產石油。比羅爾表示:“我們預計,僅美國、巴西、圭亞那和加拿大的日產量就將增長110萬桶。”

當被問及歐佩克是否能夠像計劃那樣從12月開始開始增加配額時,他說:“這完全取決於該集團本身。但有一點是明確的。我們目前有600萬桶/天的閒置產能。這是歷史上最高的水平之一,這是歐佩克的政策需要考慮的問題。”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