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高管大換血:新CEO如何應對動盪市場?

今年頻繁更換高管反映了許多餐廳和快餐連鎖面臨的動盪。

美國餐飲業正經歷動盪的一年。看看它的高管就知道了:到2024年,三分之一的上市餐飲公司已經聘請了新CEO,更不用說許多私營公司的變動了。

這一切始於溫蒂漢堡(WEN.O),它在1月任命百事(PEP.O)前高管柯克·坦納(Kirk Tanner)爲新CEO,接替託德·佩內戈(Todd Penegor),隨後是艾爾·波約·洛科(El Pollo Loco Holdings)在2月聘請了麗茲·威廉姆斯(Liz Williams)。

3月,Shake Shack(SHAK.N)Papa John’s International挖來了羅布·林奇(Rob Lynch),當時蘭迪·加魯提(Randy Garutti)即將退休。五個月後,棒約翰(PZZA.O)也將佩內戈引入。

事情在8月加速:星巴克(SBUX.O)解僱了拉克斯曼·納拉西姆漢(Laxman Narasimhan),並從奇波雷墨西哥燒烤(CMG.N)聘請了布萊恩·尼科爾(Brian Niccol)。Bloomin Brands(BLMN.O)則用前達美航空(DAL.N)首席運營官邁克爾·斯帕諾斯(Michael Spanos)替換了即將退休的戴夫·迪諾(Dave Deno)。此外,BJ's餐飲(BJRI.O)CEO格雷戈裏·萊文(Gregory Levin)上個月底辭職。

前達登飯店(DRI.N)首席財務官布拉德福德·里士滿(Bradford Richmond)目前擔任BJ's餐飲的臨時CEO,而奇波雷墨西哥燒烤的首席運營官斯科特·博特賴特(Scott Boatwright)則成爲捲餅連鎖店的臨時負責人。兩家公司仍在尋找繼任者。

今年的CEO更換次數已經超過過去三年總和。自從2019年我開始關注餐飲業以來,這是我見過的最多的CEO變動,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勞倫·西爾伯曼(Lauren Silberman)表示,這有點像搶椅子游戲。

雖然一些更換是計劃中的退休,但其他更換則是由於業績不佳。頻繁更換高管反映了許多餐廳和快餐連鎖在今年面臨的不確定性。

消費者在高通脹的壓力下外出就餐的頻率減少。與此同時,自疫情以來,顧客越來越傾向於數字訂單、外賣消費和更健康的飲食。

許多公司在這種嚴峻環境中努力調整並尋找新方向。這意味著銷售下滑、股價暴跌,以及來自董事會、股東甚至某些情況下激進投資者的壓力增加。

因此,許多餐廳在專注於削減成本的過程中失去了對基本原則的關注,意外妥協了顧客體驗,領導諮詢公司拉塞爾·雷諾茲(Russell Reynolds)全球消費品業務負責人安德魯·海斯(Andrew Hayes)表示。

西爾伯曼指出,這一切可能導致對高層變動的渴望,以尋求新的視角。這也是爲何今年大多數新CEO是外部聘請而非內部晉升,並且在某些情況下,甚至來自餐飲行業之外的原因。

CEO的更換往往在短期內使股價更加波動,因爲投資者在評估新首席的表現。有時,如果對新管理層的信心高,股價會得到提振。

最近CEO更換後的股市表現參差不齊。

自尼科爾被任命以來,星巴克的股價上漲了25%,這要歸功於他在奇波雷墨西哥燒烤的傑出業績。佩內戈加入BJ's餐飲僅一個月後,股價已經上漲了13%

但情況並不總是如此。在坦納任職期間,溫蒂漢堡的股價持續下跌——自他被任命CEO以來下跌了9%,投資者質疑這家漢堡連鎖在與麥當勞(MCD.N)和漢堡王的價格戰中是否能脫穎而出。

Bloomin Brands的股價自斯帕諾斯上任以來也下跌了6%。投資者可能需要看到更多證據,證明這位前航空高管能夠將他的知識和經驗轉移到餐飲行業。

在接下來的六到十二個月中,許多新CEO將面臨密切審查,評估他們是否能夠使各自的業務迴歸正軌。

海斯表示,成功的關鍵在於迴歸基本原則:爲了推動門店客流、收入增長和改善單位經濟,餐廳需要忠實於其核心品牌價值和承諾,優化店內運營和客戶服務。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