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預期飄忽不定!這次無視美聯儲可能更好?

你可以花大量時間研究美聯儲,分析決策者的聲明和預測。或者,你也可以忽略他們的說法,只關注他們的實際行動——就像市場上週在美聯儲大幅降息後所做的那樣。

最基本的問題是,50個基點的降息是否將成爲新常態。美聯儲決策者表示並非如此:在未來兩次會議(截止今年年底)中,只有一位官員預測降息幅度超過25個基點。兩位官員在其“點狀圖”預測中預測不會再降息,其餘官員則預測降息一次或兩次。

但誰在乎他們怎麼說?市場已經進入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目前所表現出的鴿派精神。

期貨交易員將年底的央行預測定爲再降息75個基點,這意味著在未來兩次會議中,美聯儲至少有一次需要降息50個基點。到上週五,他們已經將兩次會議都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定爲25%,而美聯儲按照其多數決策者所說,在每次會議中僅降息正常的25個基點的可能性也爲25%。

然而,忽視美聯儲自身預測的想法可能是有道理的,因爲它在預測自身行爲方面非常糟糕。就在今年,多數決策者的利率預測就從預測到今年年底降息三次(正常的25個基點)降至三個月前的點狀圖中預測降息一次,現在又回升到四次,包括上週的兩次降息。爲什麼投資者要認爲這次的美聯儲的預測就是正確的呢?

如果試圖展望更遠,情況就更糟了。在評估美聯儲將如何應對任何經濟發展時,很多方面都取決於美聯儲認爲利率最終將在平衡的經濟中達到何種水平,即經濟學家所說的中性利率。不幸的是,決策者們對中性利率的看法存在分歧,他們的估計從2.4%到3.8%不等,遠高於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這種巨大的差距反映了人們對未來通脹壓力的不確定性,這些壓力來自全球化的逆轉、更樂於干預經濟的揮霍無度的政府、軍事和綠色支出以及全球人口老齡化。就目前情況而言,隔夜指數掉期市場對長期利率的定價高於多數決策者的預測。

更糟糕的是,美聯儲預測本身造成的反饋機制也帶來了邏輯上的問題。鮑威爾和其他決策者預計會做些什麼,通常會對債券收益率以及借貸成本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影響經濟。如果他們的溝通到位,市場就會替他們完成工作——這意味著美聯儲本身可能最終不需要做它計劃要做的事情。

但這次情況並非如此。投資者已經決定,美聯儲將比它所說的更加鴿派。而其影響是,隨著交易員預期利率將下降,短期借貸成本被推低,而隨著投資者爲隨之而來的更強勁的經濟對通脹的壓力做準備,長期借貸成本被推高。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進行大波動實屬罕見。上週四,小盤股上漲逾2%,因爲更低的利率承諾緩解了其沉重的債務成本;遭受重創的投機性成長型公司表現特別好,評級最低的垃圾債券(CCC及以下)也表現良好,其收益率幾乎回到了美聯儲在2022年首次加息後所提供的國債溢價。

這種反應很難與美聯儲開始一系列大幅降息相一致,而美聯儲過去只有在經濟衰退迫在眉睫時纔會這樣做。如果投資者正在爲經濟衰退做準備,這倒也說得通。相反,長期美債的價格反映出長期通脹率略微上升,3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從4月份的4.8%持續下降後,再次回升至4%以上。

這實際上是在爲完美定價。爲了實現預期,投資者需要通脹率降溫,就業市場進一步疲軟,以便美聯儲能夠安心進行大幅降息,所有這一切都無需擔心可能導致企業違約、股市下跌以及長期債券收益率下降的經濟衰退風險。

某些事情很可能會發生變化,要麼是經濟出現問題,要麼是降息幅度低於市場預期。也許投資者應該更多地關注美聯儲對今年剩餘時間的預測,並擔心長期不確定性意味著未來將出現波動,因爲美聯儲正在摸索前進的道路。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