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祕密警告美國盟友:不要幫助以色列,否則你就是下一個

阿拉伯官員說,伊朗在祕密外交渠道中威脅說,如果石油資源豐富的阿拉伯海灣國家和其他美國在中東的盟友的領土或領空被用來攻擊伊朗,伊朗將把目標對準這些國家。

本月早些時候,伊朗向以色列發射了大約180枚彈道導彈,一些以色列官員和評論人士敦促對伊朗的核設施或石油基礎設施進行破壞性打擊,此後以色列威脅要對伊朗進行嚴厲報復。

官員們說,伊朗警告說,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它將對以色列的民用基礎設施進行毀滅性打擊,並將對任何爲襲擊提供便利的阿拉伯國家進行報復。

阿拉伯官員說,伊朗威脅的國家包括約旦、阿聯酋、沙特和卡塔爾,這些國家都駐紮著美國軍隊。這些官員說,這些國家告訴拜登政府,他們不希望自己的軍事基礎設施或領空被美國或以色列用於對伊朗的任何進攻行動。雖然伊朗的威脅含糊不清,但它們已經引起了能源豐富的波斯灣國家的擔憂,他們的石油設施——長期以來被視爲受到美國安全保護傘的保護——可能會受到打擊。

他們補充說,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設施和部隊也可能面臨風險,因爲該地區是美國軍隊在世界上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中東地區不斷升級的衝突使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的聯盟關係緊張,它們都反對伊朗在該地區的軍事姿態。美國是這個集團的中堅力量,並希望在未來它能成爲中東的北約,集中對抗伊朗。今年4月,包括約旦在內的阿拉伯國家幫助擊落了伊朗向以色列發射的導彈,但支持以色列對伊朗進行直接打擊可能有些過分。

美國國防部官員承認,一些地區夥伴已經告訴五角大樓,他們不希望以色列戰機飛越他們的領土,也不希望美國軍隊從他們的領空或內部發動進攻行動。這些官員說,阿拉伯國家已經表示,美國軍隊可以進行自衛行動。一位美國國防部官員說,阿拉伯國家的要求仍是非正式的。國防部官員說,自從以色列和哈馬斯去年在加沙開戰以來,阿拉伯國家反覆地增加和取消對美國行動的限制。但這些官員表示,隨著戰爭擴大到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衝突,包括以色列對黎巴嫩的襲擊,這些國家變得更加有主張。

拜登和內塔尼亞胡週三進行了8月21日以來的第一次通話,他們討論了以色列可能對伊朗進行的軍事報復。美國官員說,他們還不知道襲擊的時間,也不知道以色列可能針對的目標。據一名以色列官員稱,以色列安全內閣將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應對伊朗的襲擊。以色列可能還有其他路線可以派戰機攻擊伊朗,其中包括敘利亞和伊拉克,以色列空軍在敘利亞有行動自由,而伊拉克的防空系統無法與以色列的隱形技術匹敵。

不過,對美軍在整個中東地區行動方式的任何限制,都可能加大美軍資產的安全保障或補給難度,比如在紅海活動的航空母艦。負責美國在中東軍事行動的美國中央司令部將問題轉給了盟友。伊朗外交部和以色列總理辦公室沒有回覆記者的置評請求。本月早些時候,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公開警告說,“任何向以色列的襲擊提供援助的國家同樣應被視爲同謀和合法目標”,但沒有提供任何細節。

自去年10月7日哈馬斯領導的襲擊造成1200人死亡,並在加沙地帶引發毀滅性的戰爭以來,美國一直支持以色列的自衛權利,但也在努力阻止戰鬥蔓延到整個地區。今年4月,當伊朗首次對以色列發動直接襲擊時,以色列和美國軍隊攔截了伊朗的大部分無人機和導彈。但官員們當時表示,他們之所以能夠這樣做,部分原因是阿拉伯國家提供了有關德黑蘭襲擊計劃的情報,向戰機開放了領空,分享了雷達跟蹤信息,或者在某些情況下,提供了自己的部隊援助。

伊朗警告說,如果以色列發動襲擊,它將予以反擊。阿拉伯領導人擔心,局勢升級將迫使美國介入,幫助其在中東最親密的盟友以色列。倫敦智庫查塔姆研究所的中東問題分析師Yossi Mekelberg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我擔心的是誤判的風險,或者出現問題。這可能會迫使對方做一些他們沒有準備好的、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的事情。”

阿拉伯調解人正試圖緩和緊張局勢,他們在以色列和伊朗之間傳遞信息,這是一個自4月份伊朗用300枚炮彈襲擊以色列以來開放的祕密渠道。自從以色列殺死了伊朗支持的黎巴嫩民兵組織真主黨的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並對黎巴嫩發動地面進攻以來,這種祕密外交就加強了。幾天後,伊朗向以色列發射了最新的彈道導彈。

這些威脅性的信息突顯出,如果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反擊失控,美國將面臨風險。美國官員說,他們正在加強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包括增加在中東部署的戰機數量,並讓“林肯號”航空母艦戰鬥羣留在該地區。

在上週的一次緊急會議上,包括沙特和阿聯酋在內的波斯灣國家承諾,不允許他們的領土或領空被用於對伊朗的任何可能的打擊。會議的目的是避免德黑蘭發動任何襲擊。阿拉伯政府官員說,一些阿拉伯國家擔心,擴大戰爭可能會阻礙通過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出口,這可能會推高油價。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公開言論也變得更加尖銳,雙方發出了更嚴厲的直接威脅,兩國官員都把非軍事基礎設施作爲攻擊目標。以前,這些威脅主要集中在軍事目標或代理人身上。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