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投資者似乎再次被美聯儲欺騙。在市場七次錯誤預判政策制定者將轉向鴿派之後,美聯儲終於在上個月大幅降息。只是現在債券收益率又急劇上升,投資者對降息幅度的預期減少。
這是怎麼回事?答案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數據依賴性。
美聯儲表示,它根據收到的數據制定政策,尤其是通脹和就業數據。但這些數據既不可靠,又比平時波動大得多,導致投資者在迷霧中反覆橫跳。數據首先指向經濟疲軟,然後(有時在修正之後)指向強勁。
自美聯儲上個月降息以來,經濟數據遠強於預期。上個月讓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的疲軟就業數據在本月的報告中發生了逆轉,錄得今年以來第三強勁的讀數。紐約和亞特蘭大聯儲對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的實時預測都超過了3%,高於8月底的2%。
當然,美聯儲應該看看這些數據。但依賴數據意味著只看近期數據,而忽略了針對利率對未來經濟影響的預測。對數據的依賴使債券市場出現了不必要的波動。
今年夏天,數據表明就業市場放緩,表明高利率正在損害經濟。但現在看來經濟似乎很好,而通脹可能比想象的更棘手。
僅憑最新的數據,既能導致短期的悲觀情緒,也能引發短暫的繁榮,從而產生對美聯儲利率預期的大幅波動,進而影響到債券市場。
投資者正在追逐羣體思維,而不是表達羣體的智慧。根據CME Fedwatch的數據,在美聯儲9月降息50個基點後,聯邦基金期貨利率市場預計到美聯儲明年6月進一步降息175個基點或更多的可能性飆升至77%。
在接下來的六次會議上,真的會有相當於超過25個基點的降息嗎?不。交易員現在認爲,美聯儲在此期間再次大幅降息的可能性回到了零。
美聯儲的數據依賴加劇了心理學家所說的市場新近偏差(即高估了最近的信息和事件),誤以爲幾個月的就業或通脹數據代表了重大走勢的變化。
當美聯儲極度擔心通脹時,依賴數據是有道理的。它擔心高通脹會以自我實現的螺旋式上升影響消費者和企業對未來通脹的預期。爲了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美聯儲調高了利率,這將導致衰退預測並使價格預期得到控制。如果報告的價格上漲通過預期導致未來的價格上漲,那麼關注報告的價格上漲是合理的。
當利率停滯在零時,也有理由依賴數據。在2007-09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許多年裏,美聯儲一直想讓投資者相信,加息會很慢,等到經濟開始運轉後才採取行動。其目的是降低長期利率並防止經濟萌芽被快速上升的利率預期粉碎。
克利夫蘭聯儲的一項研究發現,這種情況在新冠疫情後的通脹中發生了變化。該研究發現,在美聯儲每次會議之前,利率期貨交易員對通脹數據極度敏感——這是真正的數據依賴。
但在美聯儲試圖引導經濟軟著陸之際,這種對短期數據的依賴就沒有多大意義了。美聯儲有能力研究雜亂的逐月數據並專注於大局。就業市場可能依然火熱,但已不再是炙手可熱。通脹仍高於目標,但已不再可怕。
撇開數據,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將通脹率再降低多少,而是降息的速度和幅度有多快。這就需要對經濟長期能夠承受的利率水平進行預測。
憤世嫉俗者非常正確地指出,美聯儲過去的預測一直很糟糕。包括《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James Mackintosh在內的懷疑論者指出,美聯儲政策制定者在利率最終將在何處停留的問題上存在廣泛分歧。
Mackintosh認爲,在利率變化需要半年或更長時間才能對就業和通脹產生影響的情況下,通過後視鏡引導軟著陸不是一種選擇。美聯儲是時候放棄“數據依賴”,並努力讓投資者考慮更長遠的前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