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收評:三大指數寬幅震盪,“政策底”向“盈利底”過渡還需時

今日(10月16日),三大指數寬幅震盪,滬指走勢稍強。截至收盤,滬指漲0.05%,深證成指跌1.01%,創業板指跌2.21%。兩市總成交額超1.3萬億元,東方財富成交額居首。

盤面上,四川、重慶地區股掀漲停潮,四川長虹、四川路橋、重慶鋼鐵等多股漲停,四川板塊中漲停及以上漲幅的個股一度超40只;房地產板塊走強,特發服務、信達地產等漲停;華爲鴻蒙概念活躍,長亮科技、常山北明等多股漲停。另外,互聯金融概念、銀行、建築建材、有色金屬等板塊漲幅居前;多元金融、釀酒、半導體等板塊跌幅居前。

成交額方面,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合計13753.72億元,較上一日縮量2594.08億元。其中,滬市成交額爲5330.62億元(上一交易日爲6190.91億元),成交量爲5.16億手(上一交易日爲5.66億手);深市成交額爲8423.1億元(上一交易日爲10156.89億元),成交量爲7.01億手(上一交易日爲8.01億手)。東方財富成交額居首,爲228.83億元。其次是潤和軟件、常山北明、銀之傑、天風證券,成交額分別爲159.74億元、88.51億元、80.73億元、79.95億元。

資金流向方面,今日滬深兩市主力資金淨流出298.79億元,佔比2.17%;大單資金淨流出219.64億元,佔比1.6%;小單資金淨流入313.12億元,佔比2.28%。

過去一週,市場震盪回落,中國主要市場指數中,上證50、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中證1000指數出現2%-5%的跌幅。雖然短期調整壓力較大,但市場分析認爲,政策對穩定經濟和市場預期的決心依然堅定。10月12日,中國財政部在新聞發佈會上彙報了今年以來的財政政策執行情況,並表示將陸續推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增量政策。一些政策已經進入決策流程,預計在10月底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後,具體政策規模將正式確定。

市場人士認爲,儘管“政策底”到“盈利底”的過渡還需時間,但市場不應對中期前景過度悲觀,尤其是在政策轉向與政府對證券市場重新關注的背景下,市場有望企穩。中信證券指出,9月底以來的政策組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變化,政策力度、思路和執行決心均發生了顯著轉變。首先,政策力度加大,貨幣政策寬鬆和財政政策擴張的規模超預期,特別是地方債務置換和特別國債的發行將大大減輕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其次,政策思路從防風險轉向促進消費和民生,尤其是通過提振中低收入羣體的消費能力來促進內需。最後,政策執行的決心明顯增強,政府通過多項政策表態,顯示出扭轉社會預期、穩定經濟的堅定意願。

國金證券通過歷史數據分析指出,A股市場在經歷10%以上的階段性回撤後,往往會在短期內快速反彈。歷史上有四次類似行情,分別發生在1992年、1994年、1995年和1999年,除1995年外,其餘三次均在短期調整後迎來新一輪上漲。而1995年的下跌主要由於股市上漲後監管力度有所加強,抑制了市場過度投機。然而,目前並沒有類似的政策干預,因此市場走勢可能更接近其他三次歷史情境。

該券商認爲,從宏觀環境來看,當前的經濟形勢與1999年相似,均呈現經濟增速放緩、供給端回暖但需求不足的特點。當年上證指數在調整後重新走強,這一宏觀背景爲國金證券提供了參考。基於此,國金證券對後市仍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建議投資者重點配置大盤成長股,並戰術性關注科技等新興產業。

短期來看,國金證券的價量行業配置模型建議重點關注電力、公用事業、鋼鐵、建築、非銀行金融、通信和計算機等行業。過去一週,模型推薦的行業整體表現優於其他行業,產生了1.45%的超額收益。在10月份,國金證券將權益配置比例提高至30%,並對經濟增長信號持相對謹慎態度,認爲貨幣流動性較強,對市場有一定支撐。

展望未來,隨著增量政策的逐步落實,市場關注點將轉向經濟數據的改善。財政政策的具體規模、消費與房地產的復甦進展以及資本市場的貨幣工具使用情況都將成爲後續行情的重要影響因素。總體來看,分析認爲,政策底已經非常明確,市場預期已發生轉變,但市場的上行幅度與持續性還需視政策的實施效果和經濟運行數據而定。四季度的兩個關鍵時間點——10月底和12月中旬,將成爲市場走向的關鍵節點。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