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收評:A股三大指數走勢震盪,滬深成交額再破2萬億

今日(10月21日),A股今日三大指數走勢震盪,創業板指盤中一度漲超3%,隨後衝高回落,漲幅收窄。截至收盤,滬指漲0.20%,深證成指漲1.09%,創業板指漲0.69%。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第二日突破2萬億元。

盤面上,半導體板塊大漲,亞光科技、富樂德、臺基股份等多股漲停。軍工信息化概念震盪走強,盟升電子、航天宏圖等漲停。低空經濟概念持續活躍,金盾股份、新晨科技、光智科技、蘇交科等漲停。跨境支付概念走強,新國都、京北方、青島金王等漲停。酒店餐飲、IT設備、電器儀表、通信設備、軟件服務等板塊漲幅居前;證券、鋼鐵、銀行、電力等板塊跌幅居前。

成交額方面,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合計21839.87億元,較上一日增量863.11億元。其中,滬市成交額爲8557.81億元(上一交易日爲8279.49億元),成交量爲6.68億手(上一交易日爲6.93億手);深市成交額爲13282.06億元(上一交易日爲12697.27億元),成交量爲9.65億手(上一交易日爲9.54億手)。東方財富成交額居首,爲375.52億元。其次是中芯國際、潤和軟件、寧德時代、常山北明,成交額分別爲274.25億元、185.64億元、149.73億元、121.07億元。

資金流向方面,今日滬深兩市主力資金淨流出423.58億元,佔比1.94%;大單資金淨流出243.83億元,佔比1.12%;小單資金淨流入298.15億元,佔比1.37%。

光大證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宇生指出,市場目前處於震盪上行階段,核心關注點在於政策節奏,預計震盪區間下行空間有限,震盪上行空間將依賴未來政策的強度和增量資金的入場。

華泰證券則在研報中指出,上週A股市場整體波動幅度縮小,但科創板表現十分亮眼。近期科創板的強勢表現主要受三個因素驅動:一是符合邊際定價的交易型資金審美,這類資金偏好高增長潛力的板塊,推動了科創板的上漲。二是政策的密集出臺和市場對業績預期的上調,政策利好爲科創板提供了強大的催化作用。三是三季報業績表現相對較好,且預計四季度也將保持優勢,這使得資金更加關注科創板。

展望未來,華泰證券認爲科技成長風格或能延續到11月中旬。三季報發佈後,投資者的視角可能會轉向2025年,庫存週期的變化對電子行業構成不利影響。此外,隨著財政政策具體部署的落地,外資等機構投資者可能會做出更明確的投資選擇。因此,科技成長風格短期可能繼續佔優,但中期走勢存在變數。

東莞證券研報分析稱,未來市場的關注點將從短期的政策刺激逐漸轉向財政和產業政策。隨著風險偏好驅動的市場上漲逐步讓位於基本面驅動,持續的政策接力預計將在四季度帶動宏觀經濟數據企穩回升。目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處於較爲合理的區間,財政刺激政策的逐步落地將進一步改善市場對企業盈利的預期。此外,海外流動性環境的改善也爲市場提供了支撐,A股震盪向上的格局有望繼續。但東莞證券提醒,結構性行情可能會更加突出,即市場中不同板塊的表現差異可能加大。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