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4-11-13)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巴克萊:短期內油市不會因特朗普2.0出現重大變化

巴克萊銀行發佈了一份報告,表明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對石油市場基本面產生重大影響。該行認爲,目前的市場動態相對穩定,預計不會出現與美國領導層潛在變動相關的重大變化。巴克萊建議做多2025年12月布倫特原油看漲價差。該行指出,油市波動率最近有所下降,市場情緒過於關注下行風險。相比之下,巴克萊認爲風險更爲平衡,特別是考慮到近期石油市場基本面改善,以及地緣政治格局可能更具對抗性。

2. 花旗:投資者開始獲利了結,美股漲勢或將停滯

花旗集團策略師表示,隨著投資者開始獲利了結,美國股市在大選後的反彈可能會失去動力。以Chris Montagu爲首的策略師表示,投資者上週增加了多頭押注,將標普500指數的敞口推高至三年來最高水平。以科技股爲主的納斯達克100指數和小盤股羅素2000指數的多頭倉位也反映出“極其看漲的前景”。Montagu寫道:“標普和羅素指數的收益都在上升,這可能導致短期獲利回吐,從而限制進一步的上漲空間。”標普500指數上週創下歷史新高,原因是人們樂觀地認爲,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提議將使美國中國資產受益。所謂的特朗普貿易也提振了小盤股,而他的保護主義立場可能會支持小盤股。

3. 荷蘭國際:歐洲央行降息步伐料將快於美聯儲

荷蘭國際集團稱,歐元兌美元跌至六個月低點,因歐洲央行的降息速度預計將超過美聯儲的。荷蘭國際集團分析師Chris Turner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兩年期歐元兌美元掉期息差已擴大至180個基點以上,對美元有利。自2022年以來,我們從未見過這種水平,當時歐元兌美元匯率接近平價。然而,歐元在2022年下跌的部分原因是能源價格飆升,以及貿易條件對歐元的影響,而現在這種影響已不復存在。歐元兌美元日內跌至1.0611的低點,荷蘭國際集團預計年底前該貨幣對將跌至1.05。

4. 荷蘭合作銀行:若日本央行進一步加息,日元可能會回升

荷蘭合作銀行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由於日本央行似乎將進一步提高利率,即使美元保持強勢,日元的弱勢也不太可能持續下去。荷蘭合作銀行外匯策略師Jane Foley表示,由於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潛在的通脹政策,美聯儲的降息週期可能會提前結束,並在更高的水平上結束,美元的全面強勢可能會在2025年繼續。然而,她表示,美元兌日元可能在12個月內從目前的154.49跌至140.00,“前提是日本央行能夠在2025年之前繼續取消貨幣刺激政策”。她表示,市場定價表明,人們“合理預期”日本央行最早可能在下個月加息。

5. 蒙特利爾銀行:美國核心CPI數據或意外上行

蒙特利爾銀行認爲,最近的風暴對通脹數據的任何重大影響可能都是有限的,這意味著市場對核心通脹的任何偏差的反應都可能是明顯的。市場普遍預測,本月核心CPI月率將穩步上升0.3%,並傾向於可能出現意外上行。上升0.4%或更高的讀數將引起波瀾,特別是在最近特朗普當選的背景下。從邏輯上講,如果通脹在共和黨獲勝之前就已經開始上升,那麼關稅和潛在貿易衝突的影響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通脹勢頭。然而,儘管目標關稅可能不會推高價格,這一假設目前也影響著美國利率市場的情緒。考慮到這種市場前景,該行預計,10月份通脹數據的意外上升可能會對美債收益率產生重大影響,通脹數據是可能推動10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4.50%門檻的最直接因素。

6. 德意志銀行:歐元兌美元恐怕不止跌至平價,甚至可能會更低

美國大選過後,外匯策略師紛紛撤回此前對歐元的看法,並給出了新預測:歐元兌美元將跌向平價。巴克萊、荷蘭國際集團和野村國際等至少10家銀行上週大幅下調了預測。這較近幾個月來出現顯著轉折。瑞士百達財富管理是預測平價的機構之一。德意志銀行認爲歐元可能跌至更低的水平。期權市場顯示做空歐元是交易員在特朗普重返白宮前景下最青睞的策略之一。特朗普明年重返白宮後,全球貿易限制可能會成爲其經濟政策的一個關鍵支柱,這一預期引發了貨幣市場的格局變化。這促使投資者拋售歐元,因在歐洲主要經濟體面臨政治不確定之際,關稅將損害歐洲的出口產業。自特朗普勝選以來,歐元已下跌近3%,接近今年低點。“對於歐元來說,這是你能想到的最壞情況,”道明證券外匯和新興市場策略全球主管Mark McCormick說。他預計到特朗普明年1月就職時,歐元將跌至1.03美元的水平。他說在那之後平價“絕對有可能發生”。

中國

1. 中金:建議減配安全資產,增配風險資產

中金研報稱,2024H2我們建議守正待時,堅守黃金、債券、高股息等安全資產,取得良好收益。9月份以來,政治局會議釋放強力信號,多部委出臺新一輪穩增長政策,美聯儲等海外主要央行進入降息週期,特朗普勝選下一任美國總統,全球政治經濟環境都發生重大變化,資產運行呈現新趨勢,我們認爲調整資產配置的時機已至,建議平衡資產配置,提升風險偏好,減配安全資產,增配風險資產。由於中國與海外所處宏觀環境有別,配置再平衡的道路也不盡相同。

2. 中信證券:市場站上年度級別行情起跑線,明年或迎5000億增量資金

“A股當前正站在年度級別馬拉松行情的起跑線上。”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師秦培景指出,“2025年A股將經歷一輪年度級別上漲行情,A股2025年下半年將迎來新一輪盈利上行週期,在馬拉松行情中,績優成長、內需消費、併購重組將成爲三條重要賽道。”秦培景在展望2025年投資策略時表示,“兩項金融工具落地,至少在明年帶來4000-5000億的增量資金。在專項再貸款工具下,預期A股市場2025年回購規模有望上升並接近2000億元;央行宣佈SFISF首批申請額度已超2000億元,預計將有效提升市場流動性。”

3. 中信證券:大類資產配置順序爲股票>商品>債券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展望2025年,海外經濟或呈現內需復甦潛力與外貿摩擦風險共存的特徵。美國通脹存在反彈隱憂,非美經濟體通脹或保持穩定。通脹和經濟走勢的差異將影響海外主要經濟體央行貨幣政策走向,美聯儲明年或有50bps降息空間,歐央行降息幅度或大於美聯儲,而日本央行或將進一步加息。在此宏觀環境下,我們認爲大類資產配置順序爲:股票>商品>債券。

4.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政策利率、LPR、存款利率均有下調空間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經濟增長依賴於循序漸進的政策發力。財政擴張的同時,貨幣政策將協同發力,通過降準、買賣國債、買斷式逆回購等工具投放流動性,保障政府債券順利發行,在人民幣匯率可能偏弱運行背景下平衡內外適度減息,同時進一步完善貨幣政策框架,尤其進一步發揮利率調控功能,政策利率、LPR、存款利率均有下調空間。

5. 中信證券:建議優先關注中低資質城投債、建工類企業債券及銀行次級債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2024年中國信用市場表現有進有退,化債週期下城投市場融資繼續維持偏緊態勢,而產業債則明顯回暖。同樣,信用利差也有起有伏,債市利率中樞下移的大趨勢下,信用利差不斷壓縮,在年中也突破2022年以來的下限,但8月以來信用市場歷經調整,利差也有所回升。如此的波動調整階段,保持流動性的重要性凸顯,由此而言2024年剩餘時間不建議過度拉長久期,且波動時期博取資本利得收益空間的難度也有所增加,票息策略的性價比明顯更高。展望2025年,當前隱債化解已過半,未來化債工作也將邁向新的起點,財政積極化債的基調下,信用債配置選擇也將繼續圍繞化債推進對於政府信用和企業信用的漸進修復作用。板塊方面,建議優先關注受化債作用提振明顯的中低資質城投債和建工類企業債券,以及資本充足率穩定的銀行次級債。除此之外,美元債和點心債配置性價比仍高,也可爲全球資產配置提供合適的參與選擇。

6. 光大證券:目前指數上行的趨勢並沒有改變

光大證券11月13日研報表示,11月12日,市場衝高回落,指數全線收跌。市場連續上漲之後,部分資金獲利了結,是市場調整的主要原因;另外,美元指數強勢升至四個月新高,人民幣匯率應聲下跌,同時港股帶頭下跌,亦是拖累市場下跌的原因。展望後市,連續上漲之後,出現獲利回吐是正常的,目前指數上行的趨勢並沒有改變。伴隨著經濟的持續改善、政策利好的不斷出臺,疊加充裕的流動性,市場有望延續震盪向上的態勢。

7. 甬興證券:低空經濟產業基金設立,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

甬興證券發佈研報表示,上海、深圳加大對低空經濟領域的投資,有望推動低空經濟產業加速落地。甬興證券認爲,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先進製造領域,有望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此外,全方位發力人工智能技術需要加大產學研合作、人才培養、底層技術研發、國際間合作。在政策、資本、技術合力推動下,中國低空經濟、商業航天、衛星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有望得到鞏固,商業化發展前景預計更加清晰,有望進一步打開市場空間。

8. 華泰證券:看好資負匹配、增長動能和利潤彈性相對均衡的保險公司

華泰證券認爲,低利率環境雖不利於保險投資,但有利於壽險銷售。過去一年多時間裏,儘管壽險行業出於防範利差損的考慮,頻繁下調產品定價利率,但壽險新業務價值(NBV)始終維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市場可能對2020—2022年間的NBV負增長心有餘悸,對銷售復甦勢頭仍存有疑慮,投資者可能低估了低利率環境下消費者對於安全型金融產品的偏好。看好資負匹配、增長動能和利潤彈性相對均衡的公司。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