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02-17)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高盛:上調MSCI中國和滬深300目標位,增長前景改善或將帶來超過200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資金流入

高盛稱,預計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將會使得中國公司的每股收益在未來十年每年提高2.5%。將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未來12個月的目標點位分別提升至85點和4700點,預計上行空間分別爲16%、19%。DeepSeek R1以及其他中國人工智能模型的出現,因其全球競爭力和成本效益改變了中國科技的敘事。增長前景的改善以及可能的信心提振,將會提升中國股票的公允價值15%-20%,並可能帶來超過200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資金流入。恆生科技指數和中證1000指數在關鍵指數中更具高科技和人工智能代表性。主題上偏好數據和雲,以及軟件和應用程序。

2. 標普:特朗普軍費要求或影響歐洲信用評級

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標準普爾發佈報告稱,如果歐洲北約成員國按照美國總統朗普的要求大幅增加國防開支,那麼它們的信用評級可能會受到影響。增加國防開支的舉動可能推動該地區聯合發行債務。

3. 凱投宏觀:美國零售銷售報告疲軟可能暗示GDP增長放緩

凱投宏觀的經濟學家表示,上個月美國零售額下降0.9%表明整體經濟增長正在減速。他們承認,寒冷的天氣可能暫時抑制了上個月的消費者支出,但機構指出,這種下降是廣泛的,打擊了體育用品、傢俱、電子產品和電器等類別。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經銷商2.8%的降幅尤爲明顯,但即使排除這一類別,零售額也下降了0.4%。凱投宏觀稱,這“表明本季度GDP年化增長率將從第四季度的2.3%降至2%以下”。

4. 三菱日聯:美元因關稅消息而走低的趨勢不太可能持續

三菱日聯分析師Lee Hardman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由於關稅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週五美元的下跌不太可能持續下去。由於特朗普的對等關稅計劃至少要到4月份纔會實施,美元兌一籃子貨幣跌至兩個月低點。但是,對等關稅將不僅基於對美國從其他國家進口的商品徵收的關稅,還將考慮增值稅、匯率、法規等其他因素。Hardman表示:“既然非關稅因素將被包括在內,我們更擔心會出現更具破壞性的結果。”他表示,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應該會繼續支撐美元。

5. 德商銀行:黃金期貨上漲,但回調的潛力也在增加

德商銀行表示,黃金期貨價格升至接近創紀錄的水平,不過高價開始顯得有些過度。該行的分析師Carsten Fritsch表示,市場對金價的新紀錄反應不對稱,因爲俄烏衝突的最新進展和美國降息的預期降低都未能減緩金價的上漲,這些預期本應是合理的不利因素。不過,特朗普宣佈的關稅措施立即提振了金價,而美元和債券收益率等其他重要影響因素所起的作用較小。很難說這種不尋常的情況會持續多久。Fritsch預計,短期內金價可能觸及3,000美元,但這將加大金價回調的潛力。

6. 荷蘭國際:日本經濟數據向好,特朗普關稅政策成隱憂

荷蘭國際銀行表示,今日公佈的日本經濟數據優於日本央行目前對中國生產總值的預測。據當地新聞報道,春季薪資談判結果可能與去年一樣樂觀。然而,我們預測面臨的主要風險來自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若對日本商品徵收比預期更嚴苛的互惠關稅,可能會使日本央行的經濟增長前景變得複雜。但我們認爲,日本央行近期的政策重點應是遏制過高的通脹。因此,我們維持對日本央行的預測,即2025年5月和10月會加息,2026年還會有一次加息。

中國

1. 中信證券:核心資產補漲有望成爲後續看點

中信證券研報認爲,當前仍處於春季躁動窗口期,預計4月前外部擾動有限,中國經濟和政策預期有一定改善,市場邊際資金結構在起變化,多因素預示著市場風格有望倒向A股核心資產。首先,從宏觀層面來看,預計4月前中美之間科技、貿易、金融領域摩擦有限,中國經濟平穩回升,政策預期逐步兌現,依然處於春季躁動窗口。其次,從市場資金面來看,DeepSeek改變了中國資產敘事,同時港股持續上漲引發外資迴流預期升溫,而中國活躍資金倉位已處高位,極致持倉風格的機構亦有再平衡需要。最後,從板塊熱度和位置來看,科技和主題相關板塊的情緒指標均處於高位,港股迅速修復估值後,A股核心資產反而成爲階段性窪地。配置上,核心資產補漲過程中,鋰電和創新藥可重點關注。

2. 中信證券:匯金系券商股權調整有望推動證券行業新一輪併購

中信證券研報稱,中國財政部擬將所持長城資產、東方資產、信達和中國證券金融股權劃轉至中央匯金。中信證券稱,隨著股權劃轉的完成,中央匯金旗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證券公司升至8家,匯金系券商的股權調整有望推動證券行業新一輪併購。分析師田良等在報告中指出,本次股權劃轉是對於2023年3月印發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進一步落實。本次劃轉後中央匯金旗下具備重要影響力的證券公司增至8家,分別爲中國銀河、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信達證券、東興證券、長城國瑞證券、中信建投和光大證券。後續關注證券行業同一實控人下行政化與市場化併購主線。劃轉完成後,中央匯金實現AMC業務集中,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

3. 中信證券:算力需求持續提升,高頻高速樹脂快速迭代

中信證券研報認爲,AI強勁增長,算力需求持續提升。海外頭部企業算力產品進入放量期,且算力產品持續迭代,帶動硬件出貨量及等級要求提升。PCB作爲核心環節,材料性能要求提升,高頻高速樹脂PPO、雙馬BMI樹脂加速放量。展望技術迭代方向,更優介電性能的電子樹脂如碳氫樹脂、聚四氟乙烯樹脂或將成爲服務器升級的首選材料。

4. 華泰證券:低空基建加快落地,政策端有望再迎催化

華泰證券研報認爲,自2023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2024年3月中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將發展低空經濟提升到更高層次,各地低空經濟發展規劃加快落地。今年初以來,華泰證券梳理地方中國兩會,發現普遍將低空經濟列入2025年重點工作,華泰證券認爲2024年低空規劃密集出臺,2025年配套基礎設施設計及建設有望加快落地,短期中國全國“中國兩會”臨近、政策端有望催化,中長期有望爲規劃設計類企業貢獻新的業務增長點。

5. 華泰宏觀:特朗普“對等關稅”的預期差,時點推後、範圍縮小

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稅”目前仍處於調查階段,推出時點晚於預期。覆蓋範圍亦可能有限、且存在談判空間,總體影響比市場預期的更爲溫和。短期內,特朗普政策的重心集中在移民和政府改革方面,且經貿團隊仍在陸續到位的過程中,“對等關稅”的落地短期面臨阻力。往前看,我們重申“美國優先”的底層邏輯意味著美國可能仍需對全球加徵關稅,而通過提出對個別國家加徵關稅作爲在經貿和經貿以外的各項事務上談判籌碼的可能性更大、且在執行上可能會更缺乏系統性、且存在反覆。

6. 中金公司:短期A股市場有望延續震盪上行

中金公司研報稱,產業層面進展不斷,AI行情有望延續。根據此前研究,科技成長風格佔優期間,一般伴隨穩增長一攬子政策發力、流動性相對寬鬆,基本面改善尚難一蹴而就,產業層面存在明顯產業趨勢或海外映射。當前來看,近期公佈的春節消費數據及部分經濟數據顯示宏觀基本面仍在溫和修復,最新公佈的1月新增社融及貸款規模均創歷史新高,雖然可能存在政策引導下貸款前置投放以及政府債券加速發行因素影響,但也體現出政策穩增長導向;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下行”(此前爲“穩中有降”),表現出更明確的寬鬆信號。同時,臨近3月中國兩會政策預期或逐漸升溫,赤字率及財政政策發力力度等有待觀察,短期A股市場有望延續震盪上行。疊加AI產業層面進展不斷,中金公司認爲科技成長有望繼續佔優。

7. 中金公司:將增值稅納入考量,標誌著特朗普在關稅方面又進一步

中金公司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宣佈“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我們認爲,對等關稅針對國家範圍廣,且將增值稅(VAT)納入考量,標誌著特朗普在關稅方面又進一步。目前來看,對等關稅不會立即實施,而是在4月1日調查報告完成後再決定具體行動,關稅的執行也將視不同國家的情況而定。進一步研究發現,印度、巴西、越南等新興市場國家及韓國關稅水平與美國差距較大,法國、德國、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增值稅率較高,都可能是被重點關注的對象。我們測算顯示,如果只是拉平關稅,對美國通脹和增長的影響或有限,但如果疊加增值稅,影響將顯著加大。

8. 中金公司:部分有望受益於AI應用的行業當前估值性價比高

中金公司指出,本輪AI行情涉及範圍廣,從上游算力向中下游應用、端側,以及“AI+”領域擴散。不同於此前AI行情交易更多集中於上游算力板塊,本輪行情從上游算力到中下游應用、端側,以及醫療等“AI+”領域均有涉及,在行情早期中上游標的漲幅更大,行至本週下游應用、“AI+”領域體現出了更強的上行彈性。從表現上看,自2023年起核心算力公司漲幅明顯,但應用端等中下游公司表現相對有限,根據中金軟件組觀點,2023-24年基於GPT-4級別的應用沒有達到市場預期,而DeepSeek R1給予工具類應用和Agent應用更多的可能性,應用端有望“百花齊放”。此外,部分有望受益於AI應用的行業當前估值性價比更高,例如醫療等領域近年來調整幅度較大,有望成爲預期擴散領域。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