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每日全球大宗商品市場要聞速遞(6月18日)】原油:1

【整理:每日全球大宗商品市場要聞速遞(6月18日)】
原油:
1. 以色列能源部:預計不會出現燃料短缺。
2. 據伊朗媒體:以色列襲擊德黑蘭南部雷伊煉油廠。
3.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歐盟應推進降低對俄油價上限的措施。
4. 消息人士:卡塔爾能源已指示船隻在裝載日之前留在海灣外,否則就應在霍爾木茲海峽外等待。
5. 印尼財政部長:截至五月,印尼平均原油產量爲567,900桶/天,天然氣產量爲987,500桶油當量/天。
6. 消息人士:卡塔爾將6月6月裝運的Al-Shaheen原油合約溢價定爲每桶2.48美元,爲一年以來最高水平。
7. 歐盟建議各國在2026年3月1日前制定國家計劃,說明將如何遵守到2027年底結束俄羅斯石油進口的要求。
8. 阿聯酋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阿聯酋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將美國能源投資增加六倍,達到4400億美元。
9. 全球最大油輪運營商之一Frontline:Front Eagle號油輪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發生碰撞事件,碰撞事件與地區衝突無關。
10. IEA月報:將2025年平均石油需求增長預期下調至72萬桶/日(之前預估爲74萬桶/日),將2026年平均石油需求增長預期下調至74萬桶/日(之前預估爲76萬桶/日)。除非出現重大中斷,否則到2030年,石油市場預計仍將有充足的供應。
天然氣:
1. 歐盟提議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歐盟液化天然氣終端向俄羅斯客戶提供長期服務,規則適用於2025年6月17日之後簽訂的合同。
2. 卡塔爾外交部發言人:我們譴責以色列對核設施和石油設施的魯莽襲擊。(關於南帕斯油田被攻擊)這次未經過深思熟慮的襲擊讓所有人都對天然氣供應感到擔憂。目前爲止,局勢對我們來說是安全的,天然氣供應正常。
3. 日本海運公司商船三井CEO:公司在阿拉伯海域的航運運營仍在正常進行中,密切關注以色列與伊朗的局勢。由於沒有替代路線,在阿拉伯海灣減少或停止運輸將會非常困難。正與歐盟洽談解除部分液化天然氣船隻的制裁。
貿易局勢:
1.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對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表示悲觀。
2. 據韓國每日經濟新聞:韓美將於下週舉行第三輪貿易談判。
3.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盟與美國的貿易談判正在取得進展。
4. 日本首相石破茂:日本與美國一直在努力尋求貿易協議的突破,直至最後一刻。
5. 印度外交祕書:印度總理莫迪告訴特朗普,在整個印巴衝突期間,印度與美國之間沒有就貿易協議進行任何會談。
6. 泰國商務部官員:貿易提案將於週五提交給美國。如果在關稅暫停結束前未能完成貿易談判,美國將會延長談判時間。
其他:
1. 泰國商務部:泰國5月大米出口量同比下降0.2%。
2. 卡塔爾外交部發言人:霍爾木茲海峽的海上交通正常。
3.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加拿大工業部長表示,加拿大考慮對鋼鋁實施“買加拿大貨”政策。
4. 消息人士:在伊朗發動襲擊後,前往以色列的航程的戰爭風險航運保險費率比一週前高出三倍。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