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怒批:特朗普搞錯重點,死磕貿易逆差恐釀大禍!

上週,特朗普向美國貿易伙伴發出的二十多封信件引爆輿論。他在信中宣佈將於8月1日提高關稅,以解決所謂的“困擾美國數十年的貿易逆差問題”。

特朗普在這些致日本、韓國等國的信件中強調,必須“消除中國與貴國之間的貿易逆差”,並稱每個雙邊貿易逆差都是“對美國經濟乃至國家安全的重大威脅”。

數十年來,特朗普始終堅稱他國“佔美國便宜”。早在1980年代末的報紙廣告和採訪中,他就呼籲“該讓日本等有能力的國家爲消除我們的鉅額逆差買單了”。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分析師佩妮·納斯(Penny Naas)指出:“近40年過去,他傳遞的信息絲毫未變,關稅如今已成爲他迫使對手讓步的首選工具。”

但衆多分析師批評特朗普過度關注服裝、電子產品等商品貿易逆差,卻忽視關鍵問題。

新加坡欣裏奇基金會貿易政策主管黛博拉·埃爾姆斯(Deborah Elms)指出,美國四分之三勞動力集中於金融、零售、通信等服務行業,“若像特朗普團隊那樣只盯著商品貿易,無異於用殘缺數據制定錯誤政策”。歐盟數據顯示,2023年歐美商品與服務貿易總體平衡,美國逆差僅佔雙邊貿易總額的3%。

納斯警告,“美國不可能自產所有商品”,例如咖啡和香蕉必須依賴進口。彼得森研究所經濟學家瑪麗·拉夫利(Mary Lovely)直言:“放棄專業化分工的代價不僅是效率損失,有些產品將徹底斷供!

儘管獨立經濟分析師艾倫·託內爾森(Alan Tonelson)大體支持特朗普的貿易方針,但他也呼籲避免對某些產品徵收進口稅。

“我只是覺得沒有必要對咖啡和香蕉徵收關稅,”他在採訪中說。他也認爲有充分理由不對服裝、鞋子和玩具等勞動密集型商品徵收關稅。

託內爾森是批判自由貿易的書籍《競相逐底》(The Race to the Bottom)的作者,他還表示,他認爲自特朗普就職以來,“貿易政策的基本方向不僅正確,而且早該如此。”他補充說,他強烈反對大多數經濟學家所說的貿易逆差在經濟上無關緊要的觀點。

拉夫利預測,“特朗普可能縮小與某些國家的逆差,但新逆差會像打地鼠般在其他地方冒出來”

託內爾森則援引經濟學家Maurice Obstfeld與Kenneth Rogoff的研究強調,2000年代全球失衡與2008年金融危機密切相關:“當貿易失衡失控時,重大金融崩盤往往接踵而至。”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