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主席熱門人選:獨立性是必要的,也是有限的

美聯儲前理事凱文·沃什(Kevin Warsh)近日公開表示,美聯儲的獨立性對貨幣政策實施“至關重要”,但他同時指出,在鮑威爾領導下,美聯儲已越權涉足其缺乏權威的政策領域。

“歷史告訴我們,貨幣政策執行的獨立運作是必要的,”沃什週四接受CNBC採訪時強調,“但這並不意味著美聯儲在所有事務上都應保持獨立。”

特朗普正在考慮明年5月鮑威爾任期結束後提名新主席人選,而沃什的立場轉變恰逢特朗普施壓美聯儲降息的聲浪達到頂峯。

美國銀行指出,26%的人認爲美國財長貝森特最有可能成爲下一任美聯儲主席,17%的人認爲是沃什,14%的人認爲是美聯儲理事沃勒,7%的人認爲是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

沃什曾表示:“美聯儲當前的政策組合完全錯誤,它保持著2008年危機或2020年疫情期間規模的龐大資產負債表,同時維持過高的利率。美聯儲需要縮表並降息,這樣才能讓實體經濟獲得更低的信貸成本。”

鷹派轉向

沃什的轉變令市場矚目。四年前通脹持續高於2%目標時,他仍堅持鷹派立場;如今通脹雖未完全回落至目標水平,他卻成爲降息的積極倡導者。

曾在小布什政府共事的經濟學家斯蒂芬·邁羅(Stephen Myrow)批評道:“他當年在通脹不存在時不斷警告風險,如今卻改弦易轍,顯然缺乏核心信念。”

這種轉向可能提升其獲提名幾率。特朗普6月27日向記者明確表示:“如果我認爲某人會維持利率不變,我就不會任命他。”現任中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本週二透露,下任主席的遴選程序已啓動,候選名單包含美聯儲內外多位人士。

實戰考驗

2006年,35歲的沃什被小布什任命爲美聯儲史上最年輕理事。金融危機期間,他協助促成富國銀行收購美聯銀行,並主導了2008年秋季向九大銀行注資數千億美元的計劃。

芝加哥大學教授蘭德爾·克羅茲納(Randall Kroszner)評價:“那是動盪時期,沃什經歷了實戰考驗。”

如今,沃什主張對美聯儲進行徹底改革。他在福克斯新聞上呼籲:“我們需要的是美聯儲的政權更迭,這不只關乎主席人選,而是需要更換一批人。必須打破固有思維,因爲現行模式已經失效。

他批評美聯儲的經濟預測模型過時、忽視貨幣供應量作用,且政策溝通過於頻繁且短視。

通脹歸因之爭

沃什將高通脹歸咎於美聯儲行動遲緩及政府支出增加,認爲美聯儲通過人爲壓低利率變相助長了美債膨脹。相比之下,鮑威爾雖承認加息過晚,但將價格飆升主因歸爲供應鏈中斷等非貨幣政策因素。

“美聯儲當前的困境多是自作自受,其公信力已現裂痕,”沃什今年4月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會議期間的演講中警告,“必須進行戰略重置,否則將損害信譽、動搖地位,最終導致民衆承受更糟的經濟後果。”

隨著這場牽動全球市場的權力更迭臨近,美聯儲如何在政治壓力與政策獨立性間尋求平衡,將成爲考驗美國金融體系韌性的關鍵戰役。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