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證交所也想搞24小時交易,追趕散戶炒股熱潮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ondon Stock Exchange Group,LSEG)正考慮推出24小時交易服務。隨著活躍於常規交易時段外的散戶投資者需求上升,多家交易所競相延長股票交易時段。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集團正在研究延長交易時段的可行性,包括所需技術支持和監管影響等。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倫敦證交所集團“確實在考慮此事,無論是24小時交易還是延長交易時段”,並補充稱,該交易所集團正就這一“持續討論的話題”開展“重要的商業、政策及監管層面溝通”。

延長交易時段的做法源於美國,如今已成爲各交易所集團的熱門議題。在年輕投資者通過智能手機參與交易的趨勢推動下,這些機構正尋求業務現代化轉型。

加密貨幣市場24小時不間斷交易且成交量激增的特點,也促使傳統交易所考慮延長交易時段。

倫敦證交所集團的收入主要來自向銀行、經紀商等機構出售金融數據,今年一季度,股票交易相關收入僅佔其總營收的2.7%。

但該交易所集團旗下證券交易所仍是倫敦金融城的核心,爲國際投資者提供了投資英國企業股票的關鍵渠道。其當前交易時段爲上午8點至下午4點30分。

倫敦證交所集團正考量延長交易時段涉及的多個方面,包括所需技術改造、監管問題、對雙重上市企業的影響,以及對流動性的潛在衝擊——目前流動性主要集中在交易日的開盤和收盤競價階段。

另一位知情人士稱,這一探索是關於潛在新產品和服務的廣泛討論的一部分。倫敦證交所集團拒絕置評。

近期,美國大型交易所密集申請24小時交易許可,引發了關於此類業務模式如何運作的廣泛討論。

儘管羅賓漢(Robinhood)等經紀商平臺上的散戶投資者熱衷於盤後交易,但專業基金經理普遍持謹慎態度,擔憂額外成本及相關監管風險。

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納斯達克(Nasdaq)和Cboe全球市場(Cboe Global Markets)合計佔據美國場內股票交易約五分之二的份額,近幾個月均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延長交易時段的申請。

此前,一家名爲“24X”的新24小時交易所於去年獲得原則性批準,但隔夜交易業務的最終許可被推遲——監管機構要求先解決多個行業性重大問題。

歐洲證券交易所聯合會(Federation of European Securities Exchanges)今年5月表示,儘管延長交易時段可能有益(尤其是在吸引散戶交易方面),但“這類模式的長期可持續性和益處仍有待觀察”。

官方交易時段長期以來是爭議焦點,尤其在美國。在比紐約晚3個小時的西海岸,投資者將面臨下午1點的官方收盤。

時區差異使得美國夜間時段恰好對應亞洲白天,而韓國、日本、中國等多個亞洲國家擁有成熟的活躍個人交易者羣體。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