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台北時間週二20:30,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出席一場跟大型銀行資本框架綜合審查相關的監管會議,並且發表開幕詞。
他的講話料將聚焦於巴塞爾協議III最終方案、壓力測試、大型銀行的資本附加以及槓桿要求等監管相關的話題。但是,由於近期特朗普以及共和黨議員頻繁就美聯儲總部翻新工程超支一事向鮑威爾施壓,他的講話仍然受到交易員和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聯邦住房局局長威廉·約翰·普爾特(William John Pulte)甚至再次在X上發帖“帶節奏”,稱雖然這場講話不是鮑威爾的辭職演講,但“鮑威爾的‘辭職演講’將會到來”。
在今晚的講話中,鮑威爾料將不會對事件進行直接表態,而是可能再次強調美聯儲獨立性的重要性。此前,鮑威爾已經回應稱,自2017年項目獲批以來,翻新及其融資一直受到美聯儲董事會和自身監督機構的嚴格監督。他還表示,美聯儲通常不受國家首都規劃委員會的管轄,但自願選擇與其合作。
美聯儲正在對兩棟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未進行過重大翻新的建築進行“全面翻新和現代化改造”,併爲此發佈了視頻進行解釋。美聯儲的這一舉措是爲了回應白宮對其“奢華裝修”的指責。白宮聲稱,美聯儲在2017年獲批的翻新項目成本從2019年的19億美元飆升至如今的25億美元,特朗普甚至暗示“可能存在欺詐行爲”。
美聯儲在聲明中表示,此次翻新包括“清除石棉和鉛污染,以及適應現代工作場所技術”,以確保建築安全、健康和高效。此外,美聯儲還通過常見問題解答(FAQ)回應了特朗普政府關於翻新項目包含不必要的昂貴修改(如貴賓餐廳和花園露臺)的指控,明確表示“項目中沒有新建貴賓餐廳”。
美聯儲還表示,部分額外成本是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施工進度變化導致租賃空間使用時間延長所致。而鮑威爾指出,2021年提交給國家首都規劃委員會的規劃文件中的一些升級內容後來被取消,但美聯儲無需重新提交文件,因爲這些變更並不“重大”,而是爲了簡化施工、減少進一步延誤和成本增加的可能性。
自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始以來,他一直試圖讓美聯儲降低利率,但美聯儲因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恐再度引發通脹而不願配合。隨著美聯儲拒絕讓步,特朗普曾表示想要解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但最高法院暗示解僱鮑威爾可能違憲,華爾街投資者也反對這一想法。
特朗普政府似乎抓住了美聯儲大樓翻新一事,試圖找到解僱鮑威爾的藉口。上週,當被問及是否會解僱鮑威爾時,特朗普表示,除非涉及欺詐,否則可能性極小。
目前,白宮的攻擊仍在繼續。週一,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需要對整個美聯儲機構進行審查。在國會,佛羅里達州衆議員安娜·保羅·盧娜(Anna Paulina Luna)將鮑威爾的工程翻新超支問題提交給司法部,指責他在翻新工程問題上作僞證。
美聯儲翻新工程的資金來源並非國會撥款,而是美聯儲通過資產投資收益獨立運作。貝森特則抓住這一點不放,在X平臺的帖文中寫道,“雖然我對憲法大道上正在進行的龐大建築翻修工程的法律依據並不知情,但一家年運營虧損超過千億美元的機構做出這種項目決策,確實需要接受審查。”
歷史上總統與央行的緊張關係屢見不鮮,但美聯儲獨立性始終被視爲市場信心的重要基石。
外媒梳理歷史經驗發現,1951年“中國財政部-美聯儲協定”後,美聯儲獲得較強獨立性,但仍多次遭受政治壓力。1965年,前總統約翰遜曾激烈反對加息,稱其會“榨乾美國工人”,而1970年代尼克松政府通過施壓美聯儲主席伯恩斯維持低利率以求選舉連任,間接促發70年代滯脹危機。此後,美聯儲領導人多避免在貨幣政策上屈從白宮壓力。
市場人士警告稱,美聯儲作爲全球關鍵央行,其獨立性一旦動搖,將帶來難以估量的經濟與市場不穩定風險。當前美國5年與30年國債收益率利差已達2021年來最大水平,反映市場正加大對未來政策不確定性的風險定價。
分析指出,若新任美聯儲領導人按特朗普偏好迅速降息,可能推高通脹預期併產生全球溢出效應,美債和美元作爲全球金融基石的地位將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