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50%銅關稅大限前,全球貿易商上演“最後衝刺”

至少四艘載滿銅的貨輪正爭分奪秒趕在8月前抵達美國港口,試圖規避即將實施的進口關稅。

這些船運代表著貿易商最後的瘋狂——自美國總統特朗普首次提出銅關稅構想以來,這項利潤豐厚的套利交易已徹底攪亂全球銅市。過去兩週,隨著特朗普宣佈自8月1日起徵收50%銅關稅,搶運進口的緊迫性急劇升溫

航運數據提供商Kpler顯示,散貨船Kiating號上週三載著8000噸精煉銅離開澳大利亞湯斯維爾港,預計7月30日前抵達夏威夷。該公司雖無法確認貨主身份,但指出該港口近期另兩批運往美國的銅來自嘉能可(Glencore Plc)旗下Mount Isa礦區。

港口數據顯示,Kiating號原定停靠新奧爾良,卻在特朗普宣佈關稅後改道夏威夷——此舉將航程縮短近20天。即便如此,貨主仍須在船隻到港後與時間賽跑,完成海關申報。

“夏威夷並非常規卸貨港,清關效率實在難以預估,”Kpler首席幹散貨航運分析師本·艾爾(Ben Ayre)表示。

在拉丁美洲,三艘滿載智利銅的貨輪同樣在趕赴美國。彭博彙編數據及知情人士透露,Louise Auerbach號貨輪正駛向哥倫比亞布埃納文圖拉港附近,預計7月28日抵達佛羅里達州坦帕港。

最新航運數據顯示,BBC Norway號現停泊巴拿馬,而BBC Campana號錨泊智利北部海岸。

這些船隻承載著貨主們押注能在關稅生效前完成清關的“最後一批銅”。

以載重1.5萬噸的典型散貨船爲例,趕在關稅實施前後到港的價差超過7000萬美元。從智利北部到美國南部的航程通常需要10至15天。爲提高趕關成功率,船方可嘗試在首個美國停靠港完成全船貨物清關,或支付優先靠泊費將數日等待壓縮至數小時。

隨著美國銅價飆升,自特朗普2月命令商務部長評估外國銅礦影響以來,嘉能可、摩科瑞(Mercuria Energy Group)、托克(Trafigura Group)、Hartree Partners LP及IXM SA等貿易商已向美國港口大量發貨。

業內人士稱,這場關稅套利帶來的利潤規模空前。50%的稅率遠超分析師預期,7月8日特朗普宣佈新政後紐約銅價進一步暴漲,爲及時到港的貿易商創造了更驚人的套利空間。

當前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價約每噸9900美元,50%關稅意味著美國進口商需額外支付4950美元/噸的關稅。理論上,若能在未來兩週內完成進口,貿易商每噸可賺取近等額利潤。業界仍在等待關稅細則,特別是針對已啓航運貨是否設置寬限期——此前鋁鋼關稅曾有此先例。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