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大鱷:若“超級鴿派”接任鮑威爾,黃金將大漲!

華爾街大鱷彼得·希夫表示,目前,聯邦基金利率在4.25%至4.5%之間,但特朗普曾表示,這一利率應維持在1.25%至1.5%的水平。希夫表示,如果鮑威爾提早辭職,將對美元造成毀滅性打擊,導致長期利率、消費者物價和黃金價格大幅上漲。

鮑威爾的任期持續至2026年5月,若他離任,特朗普將任命一位“超級鴿派”接替其職位——此人將致力於激進降息,爲特朗普提供他渴望的廉價資金。這位新鴿派主席將摧毀美元、榨乾儲蓄者,並推動長期利率飆升。

市場正密切關注鮑威爾的一舉一動,而專家們則在猜測,若他離任,誰將接掌美聯儲?但即便鮑威爾留任,美聯儲對經濟的干預最終總會導致通脹。

無論是美聯儲還是日本央行,長期來看,結局永遠是貨幣供應膨脹、貨幣危機,以及由經濟災難驅動的重置。

自1913年美聯儲成立以來,美元價值已暴跌超96%。一些評論員聲稱這無關緊要,因爲當今生活水平更高。但這種論調刻意忽略了一個事實,通脹永遠獎勵投機者、銀行家和內幕人士,而懲罰儲蓄者。

在當今沉迷低利率的經濟中,5%的利率已被視爲“高位”。而在自我調節的自由市場中,利率本應遠高於此。強行壓低利率就像試圖將塗滿油脂的海灘球壓入水下——你壓得越深,它膨脹得越快。當最終失控時,它將以更猛烈的速度衝出水面。

美元的獨特之處在於其作爲世界儲備貨幣的“過度特權”,以及美國通過經濟和地緣政治手段維繫這一地位的能力。但這一特權多年來已緩慢瓦解,而反覆無常的關稅政策和“大而美法案”等經濟政策正加速其消亡。

被鼓吹爲經濟刺激手段的特朗普政策,實則意味著更高的赤字。

債務飆升、利率畸低、赤字居高不下、增長持續疲軟,這個循環不斷加碼,直到某天市場信任徹底崩塌。無論鮑威爾是否留任,特朗普的財政政策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都是經濟崩盤的“共犯”。

正如希夫在節目中尖銳指出:“我們並未改變航向,而是正衝向財政災難。不僅如此,我們還在踩足油門。”

所謂“大而美法案”的支出將通過關稅收入神奇填補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關稅將降低相關商品需求,實際收入遠低於樂觀預測。企業不會紛紛將生產線遷至美國,它們只會停止向美國人銷售。即便有企業搬遷,也需耗時數年,而特朗普的政治生命卻依賴立竿見影的效果。

儘管美國政府上一季度財政數據意外向好,但“大而美法案”恐使這一趨勢難以持續。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執政,政府總是更擅長花錢而非儲蓄。當政府花錢時,用的永遠是別人的錢——而其中超14%的支出僅用於支付債務利息。

無論財政政策如何,通脹永遠是央行行長們唯一精通的手段。他們有時緩慢放水(聲稱2%是理想水平),有時突然大灌水(如2008年金融危機和疫情期間)。貨幣政策對普通人的影響不會立竿見影,但最終,通脹的惡果將體現在生存必需品價格的全面上漲上。

與此同時,美國被困在“繁榮-崩潰”的循環中:央行行長們決定何時“精準製造”衰退以延緩全面崩潰。他們總會迴歸低利率和印鈔,因爲一旦停藥,這個沉迷廉價資金的系統就會崩潰。

如果鮑威爾留任,降息仍會到來——這只是時間問題。但若他辭職並由特朗普親選的鴿派接棒,通脹將不是緩慢沸騰,而是直接爆發至平流層。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