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發動“飽和攻擊”戰術圍剿鮑威爾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正深陷特朗普最擅長的攻擊戰術——“飽和攻擊”的中心。當特朗普發起攻勢時,從來不是單線作戰。他會從多個角度同時攻擊目標,使對方疲於應對。

這正是鮑威爾當前的處境。特朗普正推動美聯儲更緊密配合其政策議程。除了在降息時機上的分歧,特朗普還親自攻擊鮑威爾,質疑美聯儲華盛頓總部翻修開支,與潛在繼任者洽談,並任命三名政治官員加入審查該項目的規劃委員會。

週四,特朗普親赴美聯儲總部視察翻修工程,將此事變成電視直播的政治事件,進一步施加壓力。“我只想看到一件事發生,非常簡單:利率必須下降,”他在參議員斯科特(Tim Scott)陪同下對記者羣表示。

但特朗普暗示已放棄解僱鮑威爾的想法:“我認爲他會做正確的事。大家都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

特朗普曾用類似“飽和攻擊”策略削減聯邦機構人員、削弱司法系統,並挑戰哈佛、哥倫比亞等精英大學的政策。在第二個任期剛過半年之際,他正將這套戰術用在美聯儲身上——這個傳統上獨立、負責抑制通脹和維持就業市場穩定的機構。儘管長期對鮑威爾不滿,但特朗普從未如此激進地從多方位攻擊美聯儲。

前特朗普政府官員肖特(Marc Short)稱,政府對美聯儲的持續攻擊在政治上穩賺不賠這種多管齊下的攻擊最終會產生三種效果之一:當鮑威爾最終降息時,白宮可宣稱勝利;讓鮑威爾的繼任者瞭解特朗普的期望;若經濟最終因特朗普關稅政策下滑,可找替罪羊。

“飽和攻擊”戰術由前白宮戰略師班農(Steve Bannon)提出,旨在通過大量行政命令和行動“壓倒對手”,使批評者無法招架。包括預算管理辦公室主任沃特(Russell Vought)在內的多名特朗普政府高官,一直敦促特朗普在2026年5月鮑威爾任期結束前將其解僱,導致鮑威爾在白宮和中國財政部幾乎孤立無援。

但白宮律師警告直接解僱存在風險。根據美聯儲相關法律,特朗普需要有正當理由纔行——法院通常解釋爲嚴重不當行爲。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被告知目前主張的理由法律依據不足。

在沒有明確理由的情況下,特朗普抓住大樓翻修問題迫使鮑威爾和美聯儲處於守勢。不過在週四,他似乎對項目超支表現出更多理解。

與此同時,中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一直在面試接替鮑威爾的人選。特朗普已私下多次面試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後者成爲主要競爭者。

“飽和攻擊”戰術的部分內容是測試各種行動,確定哪些合法或能吸引“讓美國再次偉大”陣營的關注,然後推進。結果通常是目標(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被削弱。

對美聯儲的施壓可能導致該機構重大變革。傳統基金會的《2025計劃》關於美聯儲的章節建議,縮小央行關注重點至通脹和美元穩定,縮減資產負債表,停止對銀行存放在美聯儲的準備金支付利息。這些組合將徹底改變美聯儲的使命和活動。

但特朗普盟友表示,攻擊的最終目標可能簡單得多:他希望美聯儲服從其降息要求。週四視察翻修項目時,特朗普不斷重複這一觀點。

“上次交談時他就向我提起,”曾擔任特朗普競選團隊高管的米勒(Jason Miller)說,“他極度關注確保經濟好轉,認爲這是戰略關鍵部分。”

民主黨尚未找到有力方式攻擊特朗普對美聯儲的干預——這也是特朗普戰術的一部分。以經濟政策見長的民主黨議員很難通過強調特朗普對央行的攻擊及其對美國經濟的潛在傷害來吸引關注。特朗普已大幅削弱消費者金融保護局,通過大幅削減醫療補助和食品券計劃的稅收和支出法案,並解僱數千名聯邦政府僱員。

鮑威爾或許能得到的一點保護是,共和黨參議員並未盲目跟隨特朗普干預美聯儲。傳統上美聯儲不受白宮政策反覆的影響。週三,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參議員肯尼迪(John Kennedy)稱讚鮑威爾表現良好。

“我們經歷過通脹。鮑威爾沒有造成通脹。他把通脹率從9%降到3%,”肯尼迪說,“鮑威爾一言不發就做到了,既沒有讓我們陷入衰退,也沒有導致8%的失業率。這令我印象深刻。”

然而,特朗普的支持者週四集體向美聯儲發難。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盟友、Azoria資本CEO菲什巴克(James Fishback)起訴美聯儲,指控其違反聯邦透明度法律,未公開貨幣政策會議的詳細內容。

“Azoria嚴重關切,在主席鮑威爾領導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維持高利率以破壞特朗普總統的經濟議程,損害美國公民和經濟,”該公司在訴狀中稱。

美聯儲尚未在壓力下屈服,鮑威爾也未表現出提前離職的意向。貝森特甚至公開向華爾街保證,鮑威爾將完成任期並按自己意願離任。

“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應該辭職,”貝森特在福克斯商業頻道表示,“他的任期在明年5月結束。如果他想做完,我認爲應該繼續。如果他想提前離開,我也認爲應該。”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