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要“變臉”了?本週或釋放重啓加息的信號

日本央行週四預計將維持利率不變,但在美日上週達成貿易協議後,該央行可能對經濟前景給出不那麼悲觀的評估,暗示今年晚些時候可能重啓加息

隨著上週日美國與歐盟達成協議,全球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緩解,這讓日本央行政策制定者對該國出口導向型經濟的前景更感寬慰。

但分析師也表示,日本央行可能會警告,美國關稅對企業活動的影響仍存在不確定性,預計今年晚些時候出口所受衝擊將加劇。

“這是很大的進展,降低了日本經濟的不確定性——但顯然,部分不確定性仍在,”日本央行副行長內田真一(Shinichi Uchida)上週就美日貿易協議表示。

內田指出,當前仍存在一些疑問,包括美國與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協議的速度、關稅對中國外經濟的影響,以及多久能在硬數據中看到關稅的效應。

在爲期兩天、將於週四結束的會議上,外界普遍預計日本央行將把短期利率穩定在0.5%。

市場正聚焦日本央行的季度展望報告,以及行長植田和男(Kazuo Ueda)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以尋找下次加息時機的線索。

路透社在美日貿易協議公佈前進行的調查顯示,多數經濟學家預計日本央行將在年底前再次加息。

消息人士表示,在季度報告中,日本央行可能會上調本財年的通脹預期,原因是大米和其他食品成本持續上漲。

另據消息人士稱,日本央行可能會調整當前“物價前景風險偏向下行”的判斷,並對經濟給出不那麼悲觀的評估(當前評估聚焦於關稅引發的風險)

他們表示,委員會還可能會維持一些原有觀點,包括通脹將在截至2027財年的三年預測期後半段持續達到2%的目標。

在5月1日發佈的當前預測中,日本央行預計2025財年核心消費者通脹率將達到2.2%,2026財年放緩至1.7%,2027財年爲1.9%。

根據日本上週與特朗普達成的貿易協議,美國降低了對日本主力產品(包括汽車)的進口關稅,這緩解了依賴出口的日本經濟的壓力,也爲日本央行進一步加息掃清了一個關鍵障礙。

這一積極進展與5月1日上次日本央行公佈經濟預測時的低迷氛圍形成對比——當時特朗普4月宣佈全面“對等”關稅引發市場劇烈波動。

日本央行去年退出了持續十年的大規模刺激政策,並在1月將短期政策利率上調至0.5%,理由是日本正朝著持續實現物價目標邁進。

由於食品成本上漲拖累家庭,且通脹連續三年高於2%的目標,部分鷹派委員會成員強調,物價壓力不斷加大,可能爲重啓加息提供理由。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