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高官怒批歐盟“屈服”!特朗普贏麻了?

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而言,至少在言辭上,雙方對這項向歐洲輸美商品徵收15%關稅的貿易協議達成了一致。

特朗普宣稱“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協議”,馮德萊恩也附和稱“這是一項重大協議”。然而,儘管最壞的情況得以避免,且最終關稅水平既低於4月2日最初威脅的20%,也低於近期致歐盟信函中警告的30%,但並非所有評論人士都對此感到興奮。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激烈批評這是“錯失的良機”,也是歐盟的失敗。

他在X平臺上發文痛惜:“我們竟軟弱到只能指望這種結果嗎?”比利時前首相、歐洲國際運動現任主席居伊·伏思達(Guy Verhofstadt)的譴責更爲尖銳,他在X平臺上稱該協議“令人憤慨”且“談判糟糕”,“美國未作出任何讓步”

法國總理弗朗索瓦·貝魯(Francois Bayrou)稱之爲“黑暗的一天”——自由人民的聯盟竟同意“屈服”。

不過,一些經濟學家認爲該協議是對地緣政治現實的承認。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羅賓·布魯克斯(Robin Brooks)指出,這僅僅反映出歐盟比美國更需要對方。當歐盟需要武器保衛烏克蘭並維護歐洲防務韌性時,貿易戰升級並非可行選項。

以“市場貨幣主義者”爲筆名撰寫博客的經濟學家拉斯·克里斯滕森(Lars Christensen)認爲,這應被視爲歐盟的勝利,因爲歐盟消費者將享受美國商品的零關稅。他提到,歐盟汽車關稅將從27.5%幾乎減半至15%。他將貿易視爲“正和博弈,而非零和競爭”,並強調“買單的其實是美國消費者”。

從歐洲股市週一的積極反應來看,市場和共識似乎更認同貝倫伯格首席經濟學家霍爾格·施米丁(Holger Schmieding)的評估:“本來可能更糟。”他認爲,該消息對股市略微利好,且基本符合上週三流傳的條款及與日本簽署的協議。美國股指期貨同樣上漲。

施米丁測算,上週末在蘇格蘭達成但未最終敲定的協議,將美國對歐盟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從4.8%提高了約10個百分點。他相信,此舉雖會拖累歐元區增長預測0.3個百分點,但消除了歐洲經濟的關鍵風險。

德國的財政刺激足以抵消這一逆風,因此他預計在2025年第二、三季度平淡增長後,該地區將從第四季度重獲強勁動力。

然而,施米丁警告稱,儘管特朗普可能將協議包裝爲美國的重大勝利,但其外貿政策將對美國造成持久傷害。

他預計到2025年底,通脹將因該協議攀升至3.9%。基金經理魯奇爾·夏爾馬(Ruchir Sharma)指出,歐盟或許能消化關稅帶來的20%額外成本,但剩餘部分將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

施米丁還認爲,關稅將保護美國低效生產商。結合限制性移民政策,這將導致資本錯配,逐步迫使美國趨勢增長率從2%降至1.5%。更令人擔憂的是,特朗普可能從當前策略的所謂成功中受到鼓舞,進而提出更多要求。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