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重磅放風!本週仍將按兵不動,三大陣營激烈博弈9月降息

美聯儲的官員們普遍預期最終需要恢復降息,只是尚未準備在本週三採取行動。分歧的核心在於:他們需要首先看到哪些經濟證據?等待這些信號明朗化是否會釀成錯誤?

今年早些時候,當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通脹回升擔憂時,美聯儲官員曾團結一致暫停降息。但隨著關稅引發的價格上漲比許多人所擔心的更爲溫和,且就業市場顯現疲軟跡象,利率制定委員會的官員們現已分裂成三大陣營,就是否重啓寬鬆展開激辯。

這場複雜的內部爭論恰逢前所未有的政治壓力。特朗普不斷要求降息,並近期巡視美聯儲大樓翻修工程——白宮顧問批評此舉浪費公帑,這被視爲削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地位的系列行動之一。總統或許能如願以償,但絕非本週。關鍵看點在於鮑威爾是否會在週三下午(台北時間週四凌晨2點半)的新聞發佈會上暗示9月降息,以及其同僚是否會在未來數週爲下次會議降息鋪路。

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的觀點代表了委員會中的謹慎派主流。她本月在愛達荷州會議上闡述了政策制定者面臨的兩難:通脹前景過於不明朗,難以證明通過降息預防經濟疲弱的合理性。但考慮到當前利率水平仍處於抑制經濟的位置,“不能無限期等待”降息,否則可能危及勞動力市場。

這批中間派釋放了對年內降息的開放態度,但希望至少再觀察兩個月的通脹和就業數據,以確認關稅傳導效應不如預期嚴重,且經濟活動未再現加速跡象。到9月美聯儲再次議息時,官員們將掌握更全面的就業與通脹數據。

戴利指出,今年特朗普加徵關稅的早期證據顯示,進口商、供應商和零售商之間存在“成本分攤”現象。企業消化或規避高成本的能力表明“關稅最終影響可能比預期更微弱”。但辯論因經濟活動仍具韌性的跡象而複雜化——儘管長期利率維持高位,股市卻屢創新高。

謹慎的中間派面臨兩個少數陣營的夾擊。兩位美聯儲理事——沃勒和鮑曼已示意可能在本週投反對票,主張立即降息。此類反對意見必將引發媒體聚焦——上次出現多位官員在利率會議上持異議已是五年前。但這些異議恰恰凸顯(而非挑戰)多數美聯儲官員對過快行動的主流謹慎態度。

沃勒兩週前在紐約演講時公開闡述降息理由。他至少向一位同僚透露,事先已私下向鮑威爾表明將在本週會議持異議。他認爲6月微降的失業率掩蓋了私營部門招聘疲軟,這與特朗普主張降息的邏輯不同——其前提是經濟實際並不強勁。“如果考慮9月降息,還在等什麼?現在就行動以避免勞動力市場惡化,”沃勒如是說。

辯論另一端是第三類美聯儲官員,他們鑑於潛在價格上漲壓力,希望看到實質性經濟疲軟證據再行降息。官員們注意到,當前實際徵收關稅遠低於特朗普宣佈的稅率,意味著隨著海關執法和企業定價決策跟進政策宣示,價格壓力可能在夏季累積。

這批官員對預設9月降息保持警惕,因爲決策時點可能恰逢價格壓力最嚴峻時刻。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擔憂,在通脹多年佔據頭條後,持續的價格焦慮可能改變美國人對成本的認知,使本應短暫的關稅效應長期化。他在本月訪談中表示,儘管通脹較2021-22年峯值大幅緩和,“但據我觀察,關於通脹的討論從未真正消退”,關稅相關新聞可能延續這種關注。

前美聯儲高級顧問威廉·英格利希(William English)指出,無論美聯儲在本週、9月或今秋降息,對未來數月通脹或失業率影響都微乎其微,這意味著決策“本質上是溝通藝術和政治考量”。

官員們正權衡利弊,試圖判斷更大的風險在於過早收緊政策並可能引發另一輪通脹浪潮,還是在於維持可能過於緊縮的政策立場。鑑於2021-22年通脹教訓歷歷在目,多數官員選擇按兵不動。

當前分歧本質上反映了風險管理差異——如何權衡“過早行動”與“過遲反應”的風險,以及哪類錯誤更難補救。2015至2021年擔任達拉斯聯儲主席、現就職高盛的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表示:“若延遲一兩次會議再決策,屬於戰術問題,尚可管控,但要避免那些需要一兩年才能糾正的失誤。”

卡普蘭形容鮑威爾領導的美聯儲運作“如同超級油輪,無法急轉彎”,這反映其管理預期、限制不穩定性的制度特性,而非像企業高管或交易員般快速反應。考慮到關稅對通脹影響尚不明朗,“美聯儲迄今的謹慎是明智的”。但他坦言若仍在任,“會開始調整這艘超級油輪的航向”,以便在條件成熟時“於9月堅定降息”。

本文內容來自《華爾街日報》著名記者,素有“新美聯儲通訊社”、“美聯儲傳聲筒”之稱的Nick Timiraos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