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石破茂面臨“週五關鍵考驗”,執政地位岌岌可危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上月參議院選舉遭遇慘敗後,持續面臨來自執政黨內部的批評和辭職壓力。然而石破茂本人似乎不爲所動,拒絕讓出首相職位,並表示將“不會逃避”向要求其辭職的人士解釋自身立場。

雖然黨內已有人公開要求其辭職,但接下來的一系列事件和時間節點將成爲衡量這位四面楚歌的首相能否繼續掌權的關鍵指標。首個關鍵節點就是本週五,執政的自民黨將召開衆參兩院議員聯合總會會議。

該總會是自民黨僅次於黨大會的正式決策機構。若有超過三分之二的黨內議員出席,總會做出的決定可替代黨大會決議。但儘管總會權力很大,現行制度中並無強制石破茂辭職的條款。在上週的圓桌會議上,自民黨事務局明確表示,從程序上講無法在總會上罷免現任黨魁。

自民黨若要解除石破茂的黨魁職務,可行方式之一是在2027年9月石破茂任期屆滿前提前舉行黨魁選舉。這需要獲得超半數國會議員及各地方支部代表聯署的書面請求,但即便如此也無法直接迫使石破茂辭去首相職務。

據《日本經濟新聞》一週前報道,約三分之一的地方支部已支持包含要求石破茂辭職內容的“政黨革新”聯署書,其中包括在選舉中敗給在野黨的宮城縣和秋田縣。但隨著8月中旬盂蘭盆節假期臨近,聯署進度可能放緩。

石破茂的政治命運可能在8月下旬見分曉。屆時自民黨一個負責審議參議院選舉結果的委員會將最終確定調查結果雖然具體日期尚未確定,但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稱很可能在8月最後一週。正是在這次會議上,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Hiroshi Moriyama)或將表明是否引咎辭職。

即便森山裕擔責,也未必能緩解石破茂的壓力。石破茂將失去黨內少數仍支持他並維持黨派團結的重量級議員之一。若難以找到接替人選,只會更加凸顯其在黨內影響力式微。

若石破茂辭職將觸發自民黨魁選舉,目前已有數位潛在候選人表露參選意向。除黨內程序外,從技術層面講,若國會通過不信任案,石破茂的首相職務也將不保。

但只有衆議院能提出不信任案。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需要獲得其他小型在野黨多數支持才能以簡單多數通過該議案。若議案通過,內閣須在10日內辭職,或由石破茂解散衆議院舉行大選——考慮到可能引發的混亂局面,在野黨未必希望看到後者發生。

儘管面臨黨內挑戰,但民調顯示公衆尚未形成要求石破茂下臺的壓倒性共識。日本新聞網(JNN)上週末民調顯示,46%受訪者認爲選舉失利源於對自民黨失去信任,僅20%歸咎於石破茂政府,表明民衆更多是對政黨而非首相本人失望。同一民調中,43%認爲石破茂應辭職,47%持反對意見。

歸根結底,石破茂的執政時間將取決於其能否頂住批評壓力,以及何時選擇體面退場。目前石破茂已就選舉失利致歉,但表示必須確保美日貿易協定落實到位——隨著首席談判代表赴美敲定協議細節,此舉爲其贏得喘息時間。

8月15日二戰結束80週年紀念日也是石破茂需要面對的重要日程。當被問及是否計劃發表紀念講話時,石破茂週一表示:“戰爭結束80週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有必要基於過往表態做出恰當決定。”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