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關稅陷“雙重解讀”危機:日本以爲15%是最終稅率,美國卻

週四,美日貿易協議再現關鍵性條款解讀分歧。值此日本首席談判代表赤澤亮正赴華盛頓敦促落實汽車進口關稅降至15%承諾之際,雙方對協議細則的理解差異浮出水面。

就在新關稅生效前數小時,日本媒體報道稱華盛頓拒絕豁免日本,將在現有關稅基礎上疊加新的15%對等關稅,這與赤澤此前的理解截然相反。

“不會存在疊加徵稅,雙方對此已有明確共識。”赤澤週二啓程前明確表示。根據日本內閣府的解釋文件,15%的新稅率將直接替代現有低於15%的關稅,而原本高於15%的稅項則維持不變。

赤澤週三在美國會晤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重申上月達成的貿易協議條款並要求儘快落實。日本最優先事項是推動美方儘快兌現汽車降稅承諾。上月協議包含將日本商品通用關稅從10%基準上調至15%(低於此前威脅的25%),新稅率將於美國當地時間週四生效,但疊加爭議暴露雙方在實施細則上存在分歧。

共同社援引一位不願具名的白宮官員稱,15%的新關稅將在現有稅率基礎上加徵。這一說法與美國政府上週發佈的行政命令內容一致——該文件明確規定15%的加稅門檻適用於歐盟,卻隻字未提是否同樣適用於日本。

這種分歧的影響範圍可能有限。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川崎健一(Kenichi Kawasaki)2月估算顯示,在特朗普宣佈全球加稅前,美國對日商品平均關稅僅爲1.4%。更重要的是,日本正敦促特朗普按照協議將汽車關稅從27.5%(現有2.5%+附加25%)降至15%,但具體實施時間仍未明確。

落實該協議是首相石破茂在執政黨遭遇歷史性選舉失敗後仍堅持留任的理由之一。“雖然存在各種關稅爭議,但我們已達成協議,”石破茂週三在廣島記者會上表示,“正如參與過美日貿易談判的美國官員所言,落實協議比達成協議要困難得多。”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