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阿拉斯加會晤特朗普:將用經濟誘餌撬動烏克蘭棋局

英國衛報報道稱,當普京與特朗普週五在阿拉斯加會面時,這位俄羅斯總統將試圖拉攏他的美國同行,並拋出經濟激勵,誘使其在烏克蘭問題上站在莫斯科一邊。

這場由普京主動提出、臨時安排的峯會,將是他自2007年會晤喬治·W·布什以來,首次受邀在美國本土與美國總統會面。

這一突如其來的宣佈令基輔及其歐洲盟友措手不及。但對普京來說,這已是一次初步的外交勝利:無需做出任何讓步即可與特朗普面對面會晤,並朝著其目標邁出重要一步——即與華盛頓在談判桌前決定烏克蘭的未來。

週五,普京的核心信息將是打動特朗普的商業本能。週四,俄羅斯總統顧問烏沙科夫(Yuri Ushakov)表示,兩國領導人將討論俄美經濟關係中“巨大的未開發潛力”。

烏沙科夫說:“雙方預計將就進一步發展雙邊合作交換意見,包括在貿易和經濟領域的合作。這種合作擁有巨大潛力,但遺憾的是至今未能充分挖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一批資深外交官外,普京還將帶上兩位重要經濟顧問,其中中國財政部長西盧阿諾夫(Anton Siluanov)尤爲引人注目——他主導了俄羅斯對西方制裁的應對工作,而解除這些制裁一直是克里姆林宮爲任何和平協議設定的關鍵條件之一。

一位前高級克里姆林宮官員表示:“普京認爲這是向特朗普表明,只要條件合適,他已做好和平的準備。他希望把澤連斯基描繪成拖延衝突的一方。”

這位前官員補充說:“普京知道特朗普是以商業視角看世界,他會把按自己條件達成的和平包裝成通往豐厚商業機會的入口。”

如果以過去兩位領導人之間的會晤爲參考,那麼在阿拉斯加,可能是以前克格勃特工出身的普京佔據上風。

一位接近俄羅斯外交部的學者說:“特朗普正是普京認爲可以隨時達成交易的那類領導人。”

分析人士和知情人士表示,這次峯會是在俄烏雙方在土耳其進行數週無果的談判後倉促召開的,時間太短,不可能帶來任何實質性成果。俄羅斯外交部週三重申,普京結束衝突的條件沒有變化:烏軍必須從關鍵地區全面撤出,並放棄基輔加入北約的意圖。基輔從一開始就否決了這些要求。

一位參與對普京提供建議的俄羅斯外交政策圈人士說:“這不是能夠實現持久和平的終局性峯會,準備工作遠遠不夠。但它確實提供了一個罕見機會,讓特朗普倒向俄羅斯一邊。”

特朗普一直異常謹慎,避免對談判結果抱有過高期望。週一,他將此次會談稱爲一次“試探”,以確定和平協議是否可行。“我可能會說‘祝你好運,繼續打’;也可能會說我們能達成協議。”特朗普表示。

次日,白宮新聞祕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稱此次會晤是一次“傾聽性會談”,並表示華盛頓對具體結果沒有預期。

可以肯定的是,這次峯會對兩位領導人來說時機都頗爲合適。最近幾周,特朗普對普京的言辭趨於強硬,指責克里姆林宮領導人向華盛頓灌輸“大量胡說八道”,併發出公開最後通牒,警告稱如果烏克蘭戰事持續,將觸發制裁。在莫斯科,人們越來越感到歐洲持續爲基輔遊說的行動開始產生影響。

但普京對特朗普的激烈言論不以爲然,力求保持與美國總統的溝通渠道暢通。對特朗普而言,此次峯會爲他提供了一個方便的藉口,可以避免實施他原本就不太願意採取的制裁措施。

近日,特朗普重新採取了其更爲熟悉的姿態,即批評澤連斯基並以較爲溫和的語氣與普京交涉——這種態度是在其特使維特科夫上週三在克里姆林宮會見俄羅斯領導人後出現的。

那次會談的細節依然模糊且自相矛盾。據悉,經常獨自前往俄羅斯且不帶自己翻譯的維特科夫,提出讓基輔放棄對烏東盧甘斯克(Luhansk)和頓涅茨克(Donetsk)兩地的完全控制,以換取停火。盧甘斯克幾乎已被俄羅斯完全佔領,但烏克蘭仍控制著頓涅茨克的大部分地區,根據這一方案,基輔需主動交出這片土地。

維特科夫最初告訴歐洲夥伴,俄羅斯準備放棄其在烏南控制的領土。但在與歐洲領導人進一步交流後發現,莫斯科並無放棄任何土地的打算,反而堅持要求基輔交出在頓巴斯地區的控制區,作爲換取停火的條件,從而凍結其他戰線的現狀。

這一思路也影響了特朗普在峯會前的表態,這位美國總統對媒體稱,他打算推動一種“土地置換”的方式來結束衝突。

兩位莫斯科消息人士稱,在阿拉斯加,普京可能會推動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完全控制,以及美國承認這兩地爲俄羅斯領土。

基輔仍掌握著頓涅茨克的重要城市,如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和斯拉維揚斯克(Sloviansk),以及多處戰略要地的重兵防禦陣地,這些陣地的防守已付出了數萬人的生命代價。

所有受訪消息人士均表示,俄羅斯極不可能放棄其在南部扎波羅熱(Zaporizhzhia)和赫爾松(Kherson)的控制區,因爲該地區構成了一條沿亞速海連接頓巴斯與克里米亞的重要陸橋。俄羅斯聲稱已吞併這四個地區及2014年奪取的克里米亞半島。莫斯科可能願意放棄在哈爾科夫(Kharkiv)和蘇梅(Sumy)地區少量新佔領的土地。

雖然基輔不大可能放棄對被佔領土的法律主權,但普遍認爲,它可能接受凍結前線的局面。澤連斯基週二強調,烏克蘭不能同意俄羅斯提出的“以更多領土換停火”的方案,因爲莫斯科可能會利用所得作爲未來發動戰爭的跳板。

前克里姆林宮官員總結當前僵局時說:“我們完全陷入死衚衕。莫斯科的看法是,特朗普可以迫使烏克蘭交出土地。但基輔已經表現出獨立性。”

即便在領土問題上達成臨時協議,和平仍遙不可及,因爲俄羅斯還有其他極端要求。

這位前官員說:“特朗普似乎有個錯覺,認爲普京只關心土地。”他指出,特朗普政府尚未意識到,從一開始,領土只是次要的,烏克蘭的獨立纔是普京發動軍事行動的“根本原因”。

普京常提到的“根本原因”包括:要求烏克蘭正式放棄加入北約,以及實現“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這一含糊的要求實際上意味著罷免澤連斯基。

這次峯會的時機有利於普京。本週,俄軍突然向烏東推進,被視爲增加基輔割地壓力、強化普京談判地位的手段。

一位接近俄羅斯外交部的學者說:“鑑於當前局勢正朝著有利於俄羅斯的方向發展,那麼必須有重大誘因才能讓普京停火。普京認爲,如果外交失敗,他可以繼續用軍事手段推進。”

即使外界預期不高,普京仍面臨風險——讓特朗普空手而歸可能會激怒這位難以預測的美國領導人。

莫斯科政治分析家科列斯尼科夫(Andrey Kolesnikov)表示,特朗普的耐心未必能無限延續:“普京在拖延時間,但總有拖不下去的時候,遲早得給出點東西。”

一些消息人士稱,普京可能同意暫時停止遠程打擊。但如果條件未滿足,他不太可能接受全面停火。

科列斯尼科夫說,無論結果如何,週五普京都會處在自己想要的位置。“普京在做的每件事裏都有救世主情結......一場新的雅爾塔會議是他的夢想。”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