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森特迎來高危豪賭:這一步踏錯,財長寶座恐易主?

貝森特正刻意地試圖避免其前任姆努欽的命運,後者曾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的財長,並努力爲特朗普尋找美聯儲主席,如今卻發現自己已被逐出核心圈。

爲避免姆努欽的覆轍,貝森特必須在特朗普的要求以及金融市場信心和信任的需求之間取得平衡。

據知情人士透露,貝森特有意採取了一種更爲“不干涉”的方式,他整理了一份近十二名候選人的名單,但預計不會像姆努欽在2018年力推主席鮑威爾時那樣,去力推任何一位候選人。在面試完這些候選人後,他計劃將名單縮減到少數幾位頂級競爭者,並且不附帶任何排名或明確的偏好。

一位前特朗普政府官員說,貝森特希望“不背鍋”,讓特朗普自己爲最終決定負責。

特朗普上週五告訴記者,他“差不多”知道自己要選誰了,他列舉了一個“前三名”名單,包括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和前美聯儲官員凱文·沃什。

貝森特比姆努欽更謹慎是明智的,”華盛頓研究公司Beacon Policy Advisors的管理合夥人、前中國財政部官員Stephen Myrow說。“這是一個很好的生存策略。”

貝森特作爲特朗普最信任的內閣成員之一,其不僅身居要職,同時在華爾街也保持著信譽。這使他成爲關稅談判的關鍵談判代表以及領導美聯儲主席面試的最佳人選。

然而,這一任務充滿了危險。特朗普已表示,他希望美聯儲將利率大幅削減三個百分點。但投資者擔心,如此激烈的舉動可能會使債券市場陷入動盪並導致通脹飆升。

前車之鑑:姆努欽曾被罵到“狗血淋頭”

2018年,姆努欽策劃了鮑威爾升任美聯儲主席一事,但當美聯儲不顧其抗議而加息時,特朗普很快就對這個人選感到失望,他公開猛烈抨擊鮑威爾,並指責姆努欽誤導了他。

特朗普的非正式經濟顧問、其供給側理論曾指導羅納德·里根減稅的經濟學家Art Laffer說,“特朗普當時對姆努欽大喊大叫,並認爲他應該負責,是他力勸自己任命鮑威爾姆努欽坐在那裏,身體僵硬,瑟瑟發抖。

特朗普當時非常生氣,甚至考慮過解僱姆努欽,但後者還是設法保住了工作,並最終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服務了整整四年。

自鮑威爾首次上任以來的近八年裏,特朗普對這位美聯儲主席的怨恨只增不減。特朗普給鮑威爾起了個綽號叫“太遲先生”,因爲他稱鮑威爾未能迅速採取行動降低利率。特朗普曾考慮過解僱鮑威爾,目前其正因試圖以抵押貸款欺詐的指控罷免美聯儲理事庫克而陷入一場法律鬥爭。

特朗普試圖與他提拔鮑威爾擔任主席的決定保持距離,他在7月份表示,他對鮑威爾被繼續任命領導美聯儲感到“驚訝”,並指責拜登。

在貝森特試圖安撫市場和取悅一位要求苛刻的老闆之際,對美聯儲的公開攻擊使他的工作變得更加困難。

此外,在他試圖平衡政治與經濟現實之際,債券市場正閃爍著擔憂的信號,即特朗普推動的激進降息可能會重新點燃通脹,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已離5%不遠。

只能贏,不能輸的“生死局”

布魯金斯學會哈欽斯財政與貨幣政策中心主任David Wessel表示,貝森特的行動表明,他正試圖向市場、媒體和國會傳達“美聯儲主席的遴選實際上有一個流程,並非全憑特朗普的心血來潮”。

上週日,在被問及一位新主席領導下的美聯儲獨立性時,貝森特說:“我們想要一個思想開放、會考慮不同政策的人。”他還指出,無論下一任主席是誰,“特朗普總統都會讓別人知道他的看法。”

這位中國財政部長的盟友們擔心,如果被選中的美聯儲人選未能足夠快地降低利率,或未能足夠緊密地遵循他的議程,他在特朗普心目中的地位可能會迅速下降。

特朗普有兩個目標:降低消費者成本和降低住房成本,這兩項是選民表示將影響他們2026年中期選舉選票的關鍵指標。

如果貝森特的遴選過程產生了一位能帶來積極成果的美聯儲主席,他在特朗普政府中的地位很可能會得到進一步加強。若不然,有很多懷疑論者不相信他能避免“反噬”,儘管他已做出了努力。Wessel說:

“任何認爲特朗普靠譜的人,顯然沒有認真觀察過其一貫行事作風。”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