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府再遭垮臺!馬克龍一年折損兩屆內閣,政治僵局加劇財政危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不到一年內失去了第二屆政府,這標誌著法國正陷入政治功能失調的惡性循環,並持續消耗其公共財政實力。

在擁有577個席位的國民議會中,針對總理弗朗索瓦·貝魯(François Bayrou)政府的不信任動議獲得364名議員支持,迫使其提出辭職。作爲馬克龍中間派盟友的貝魯執政不足九個月便倒臺,令國家治理陷入更深層次的癱瘓——而此時投資者正質疑法國是否具備遏制膨脹預算赤字的政治決心。

“你們有權推翻政府,但無權抹殺現實,”投票前片刻,貝魯在國民議會向議員們疾呼,將法國財政狀況形容爲“一場無聲、地下、隱形且難以承受的大出血”。

當貝魯與志同道合的中間派警告財政末日將至,民粹政黨卻指責政治建制派用恐嚇策略維繫權力時,法國人對共同現實的認知正逐漸瓦解。與此同時,法國債務持續增長,已達經濟產出的114%,借貸成本甚至超過國防開支。

馬克龍辦公室表示,其將於週二接受貝魯辭呈,並任命新總理負責在未來數日內組建政府。新任總理必須說服高度分裂的議會下院——國民議會的議員們,在12月底前就明年預算達成共識。法國還面臨一連串反對削減公共支出的抗議活動,本週三由“全面封鎖”運動組織的示威將率先登場。

政治僵局加劇公衆不滿,爲法國反建制政黨提供口實,聲稱選民是時候終結主流政黨數十年的統治了。“我們正在見證一個體系的崩潰,”極右翼領袖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週一呼籲重新舉行議會選舉。

極左翼議員要求馬克龍本人下臺——但他多次強調不會在2027年任期結束前辭職。馬克龍也不計劃提前舉行議會選舉,這一策略曾令其政黨在2024年損失數十個席位,導致下院陷入當前分裂局面。極左翼議員瑪蒂爾德·帕諾(Mathilde Panot)呼籲抗議者走上街頭,施壓馬克龍提前下臺。“總統不願改變政策,我們就換掉總統,”她表示。

最新民調顯示,重新選舉可能再次產生無絕對多數的分裂議會。當前議會各派預算優先事項難以調和:親歐的馬克龍勢力、中間派盟友及保守黨團擁有210席,反對增稅;包括極左翼“不屈法國”在內的左翼黨團佔據192席,反對削減福利支出;勒龐政黨與極右翼盟友掌握138票,要求削減對歐盟撥款。

“政治三極分化讓國家難以治理,”巴黎先賢祠-索邦大學公法學教授本傑明·莫雷爾(Benjamin Morel)指出,“只要無法突破這一政治困局,我們就只能修修補補。”

隨著政治危機深化,法國借貸成本持續上升,已超過希臘並逼近意大利水平。惠譽評級機構預計於週五發佈法國信用評級複覈結果。

對馬克龍而言,遴選新總理本身即是挑戰。貝魯是一年半內第四位去職的總理。社會黨議員博里斯·瓦洛(Boris Vallaud)週一表示該黨已準備好執掌新政府。“現在輪到左派執政了,”瓦洛稱,“我們準備就緒,讓他(馬克龍)來找我們吧。”但任命左翼總理意味著馬克龍可能面臨新政府推翻其近期提高退休年齡改革的風險。

據總統助理透露,馬克龍陣營候選人包括國防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Sébastien Lecornu)、司法部長熱拉爾德·達爾馬寧(Gérald Darmanin)和中國財政部長埃裏克·隆巴爾(Éric Lombard)。但任何來自馬克龍陣營的總理都難以爭取反對黨支持,而跨黨派共識對通過預算至關重要。

貝魯發起週一的信任投票,旨在迫使議會承認法國財政嚴峻現狀。法國國債已從馬克龍當選前的2.2萬億歐元(約2.6萬億美元)增至今年的3.3萬億歐元,去年財政赤字達中國產出的5.8%。貝魯提出440億歐元減支計劃以期將赤字壓縮至5.4%,包括取消兩個公共假日,這些舉措引發廣泛政治憤慨。

“不是我們推翻政府,而是政府自我了結,”國民聯盟主席喬丹·巴德拉(Jordan Bardella)週一評論道。法國政界未能直面財政現實的一幕似曾相識——不到一年前,時任總理米歇爾·巴尼耶(Michel Barnier)下臺前曾在國民議會發出嚴峻警告:“請聽清楚,現實就在眼前,不會因不信任動議的魔法而消失。”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