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啓動特朗普關稅“快審通道”!11月定奪萬億貿易生死局

美國最高法院宣佈將裁定特朗普的大部分關稅政策的合法性,同意快速審查這項具有全球金融和政治影響的標誌性經濟政策。

應雙方訴求,大法官們在週二的裁決中表示將於11月第一週舉行聽證會——這一異常緊湊的時間表表明法院試圖快速解決此案。儘管聯邦上訴法院裁定特朗普實施關稅越權,目前關稅措施仍暫時有效。

本案關乎影響數萬億美元國際貿易的進口稅收。若特朗普勝訴,將強化總統權力,並可能爲其推行全球議程提供對抗貿易伙伴的新利器。

彭博經濟分析師克里斯·肯尼迪(Chris Kennedy)指出,若裁定關稅無效,美國目前16.3%的平均實際關稅率將至少減半,並可能迫使美國退還數百億美元稅款。此舉還可能顛覆特朗普與某些國家達成的初步貿易協議。

被質疑的關稅包括特朗普4月2日實施的“解放日關稅”,即根據來源國,對大多數美國進口商品徵收10%-50%稅款。這是自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以來美國最大幅度的進口稅上調,使美國適用關稅率達到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

本案還涵蓋特朗普以打擊芬太尼走私爲名對加拿大、墨西哥等徵收的關稅。訴訟源於民主黨主導的州與由酒類經銷商V.O.S. Selections Inc.牽頭的中小企業聯盟分別提起的訴訟。

這將是最高法院首次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直接審查其政策。儘管法院已發佈20多項與特朗普相關的緊急命令(在大多數案件中支持其立場),但這些均屬臨時決定,僅適用於法院對有爭議政策作出最終裁決前的過渡期。

特朗普稱其關稅權源自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該法授予總統應對國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經濟緊急情況的全面工具,但未明確將關稅列爲總統權力。關鍵條款僅規定總統可“監管”財產“進口”以應對緊急狀態。

政府首席法庭律師、副總檢察長D·約翰·索爾(D. John Sauer)向大法官陳述:“‘監管進口’的權力包含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的權利。”

但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以7:4比例裁定該法未授權如此廣泛的關稅權力。“法案賦予總統重大權力以應對已宣佈的國家緊急狀態,但其中明確不包括徵收關稅或課稅權力,”上訴法院在維持國際貿易法院的判決中表示。

聯邦巡迴法院多數意見指出憲法賦予國會而非總統制定關稅的權力。最高法院在其他案例中要求國會在讓渡重大經濟或政治議題權限時必須明確授權。

挑戰者還主張,特朗普用以證明全球關稅合理性的貿易逆差不符合IEEPA所需的緊急狀態類型。該法要求存在“異常且非凡威脅”才能啓動總統緊急權力。

特朗普宣稱關稅對平衡美國企業和工人競爭環境至關重要。他還藉助關稅威脅向加拿大、墨西哥施壓打擊非法移民,迫使巴西放棄起訴前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並施壓印度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

與此同時政府官員淡化訴訟影響,稱大部分關稅可通過其他法律途徑實施。特朗普對鋼鐵、鋁和汽車徵收的關稅依據其他法律,故不受本案直接影響。

反對者指出關稅正推高消費者成本,卻未能換取相應讓步,且不必要地加劇了與他國的緊張關係。

最高法院還將審理兩家教育玩具製造商提出的第二起關稅挑戰案。這些公司提出類似論點,但選擇在華盛頓聯邦地區法院而非國際貿易法院提起訴訟。

兩案合併意味著無論下級法院管轄權限如何,最高法院都能對關稅合法性作出裁決。特朗普政府的開庭陳述簡報須於9月19日前提交,相關企業回應截止期爲10月20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