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09-10)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高盛:8月全球對沖基金對中國股市淨買入量創2024年9月以來新高

高盛研究部最新數據顯示,8月,全球對沖基金對中國的淨買入創去年9月以來新高;對沖基金對中國的毛頭寸達到兩年來新高。高盛主經紀商(Prime Services)數據顯示,全球對沖基金對亞洲股票市場風險偏好連續4個月高企。8月,全球對沖基金對中國股市(包括A股和港股)的淨買入量爲自2024年9月以來的新高。高盛主經紀商平臺觀測到的數據顯示,8月,全球對沖基金的中國股票倉位上升76個基點,至兩年來的高點。

2. 澳新銀行:將2025年底黃金目標價從3600美元/盎司上調至3800美元/盎司

澳新銀行將2025年底黃金目標價從3600美元/盎司上調至3800美元/盎司,預計黃金將在2026年6月達到近4000美元/盎司的高點。將2025年底白銀目標價上調至44.7美元/盎司。

3. 巴克萊:將年底標普500指數目標位上調至6450點

巴克萊將2025年年底標普500指數目標從6050點上調至6450點;將2026年年底標普500指數目標從6700點上調至7000點。

4. 德意志銀行:將標普500指數的年底目標位上調至7000點

德意志銀行將其對標普500指數的年底目標位從6550點上調至7000點,理由是企業盈利增長積極向好、目前關稅影響可控以及投資者持倉結構具有支撐作用。

5. 德商銀行:法國債務率或在十年內飆升至150%以上

德國商業銀行的Vincent Stamer在報告中表示,法國在政府不信任投票失敗後,正邁向債務大幅上升的又一步。“堅決應對公共財政失控的前景已變得遙遠,”他說。若無改革,未來十年法國債務率可能大幅攀升至150%以上。此外,利息支出的顯著增加將使未來政府難以實現預算整合。Stamer指出,爲保持債務率穩定,未來可能不得不採取更嚴厲的支出削減或加稅措施。“馬克龍總統可能會在未來幾天任命新總理,但這對打破政治僵局幾乎沒有幫助。”

6. 法國外貿銀行:歐洲央行可能在12月降息25個基點

法國外貿銀行分析師Alain Durre和Hadrien Camatte在報告中表示,歐洲央行在12月進行最後一次25個基點的降息仍有可能,前提條件是勞動力市場的放緩程度比預期更爲嚴重,同時通脹因能源價格下降以及歐元進一步升值而大幅低於目標。分析師稱,歐洲央行在12月會議上進行最後一次降息的概率爲60%,屆時終端存款利率將爲1.75%。預計歐洲央行將在週四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存款利率保持在2.00%。

中國

1. 中金:光伏行業“反內卷”進入關鍵觀察節點

中金公司研報認爲,光伏行業經歷上半年搶裝及三季度行業挺價後,經營壓力一定程度緩解,但債務壓力仍然較大、供需關係尚未明顯改善,“反內卷”必要性依舊。隨著各部委、協會及企業的共同努力,部分環節的“反內卷”方案逐漸明晰,雖然整體仍有較大挑戰,但中金公司仍看好“反內卷”的持續推進以及板塊彈性。9月是“反內卷”政策落地的重要關鍵時點。行業“反內卷”、不得低於成本價銷售可以幫助行業將beta修復至盈虧平衡,但成本曲線和產品、市場的差異是提供alpha、幫助企業實現盈利的來源。

2. 天風證券:AI服務器發展助力高端銅箔國產替代

天風證券孫瀟雅團隊認爲,銅箔是PCB的關鍵原料,高端品包括RTF、HVLP、可剝離銅箔。AI發展促進高端PCB銅箔需求和產品迭代,國產商有望分享產業增長蛋糕。HVLP銅箔市場當前以日韓廠商爲主導,國產替代空間廣闊。看好AI產業鏈發展對上游銅箔的促進,建議關注銅冠銅箔、德福科技。

3. 中信證券:預計未來一年上市公司存款轉理財規模有望達數千億元

中信證券研報稱,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理財規模連續兩年下降,2024年認購金額爲12152億元,同比下降6.20%,2025年上半年進一步環比下降31%,但主要源於結存額度受限,算入理財口徑的結存規模減少。整體來看,上市公司雖然更傾向於配置短期、低風險產品,但已經開始逐步提升對券商、公募基金等多元化產品的配置比例。在存款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資金逐步從存款轉向理財市場,預計未來一年上市公司存款轉理財規模有望達數千億元。境外理財通過QDII、南向通等渠道也逐漸成爲企業資產配置的重要方向。

4. 中信證券:建議關注硅基材料行業向下遊高景氣賽道延伸拓展的公司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硅基材料行業目前處於週期底部盤整,供給端目前已經實質性放緩,但行業未經歷深度虧損,行業自發出清困難,期待後續“反內卷”政策破局。建議關注硅基材料行業向下遊高景氣賽道延伸拓展的公司。

5. 中信建投:物管行業迎高質量發展,中介及代建龍頭地位穩固

中信建投研報稱,縱觀2025年上半年物業管理及經營服務行業表現,物管及商管行業整體營收保持穩健增長,業績增速轉正。伴隨行業規模增長放緩,企業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部分物管公司在經營效率、服務質量、業績增長等方面均出現積極變化。頭部交易中介商規模持續擴張,同時積極培育第二增長曲線業務。

6. 東方證券:階段性避險情緒佔優

滬指20日線附近整固,東方證券投顧汪嘯驊認爲,海外衰退風險和美元貶值交易同時進行,階段性避險情緒佔優。短期資金加碼避險資產,風險資產震盪承壓。預計伴隨海外降息落地後,市場風偏有望重回積極。中長期總量流動性寬鬆格局未變,短期結構調整,有利長期資金積極佈局。控制倉位,規避高位題材股,關注低位板塊輪動和高成長科技賽道的低吸共振。

7. 華泰證券:行業築底待復甦,核心房企顯韌性

華泰證券研報稱,2025年上半年,房企業績和銷售總體仍處於築底階段。儘管行業整體銷售承壓,頭部房企憑藉在覈心城市的優質土儲資源,在銷售端展現出相對韌性。展望未來,歷史包袱較輕、核心城市土儲佔比較高的房企,無論在銷售還是盈利表現上均有望領先同業率先復甦。看好以一線城市爲代表的核心城市復甦節奏,繼續推薦具備“好信用、好城市、好產品”邏輯的“三好”地產開發商。

8. 中泰國際:下半年降準降息空間不大,仍看好黃金

中泰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2025Inclusion·外灘大會見解論壇上提出,今年4月末政治局會議提出“穩股市穩樓市”,將“股市”置於“樓市”之前,凸顯了政策面對穩定資本市場、提升資本市場吸引力和包容性的決心。今年A股表現明顯好於去年,出現久違的牛市。而且將滬深300與標普500、納斯達克等全球主要股指相比,可以發現A股市場估值仍有提升空間。但李迅雷也發出提醒,雖然此前A股融資餘額已創下十年新高,但是十年來A股市場總量明顯擴大且目前仍無大量場外配資的信號,因此要避免用融資餘額“刻舟求劍”,仍需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對於今年下半年的資本市場,李迅雷認爲政策會更加精準化,但降準降息空間不大。李迅雷對下半年資本市場總體持謹慎樂觀態度,認爲跨市場的分散投資仍有必要,同時繼續看好黃金。(銀柿財經)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