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黃金暴漲揭示深層鉅變,央行購金與ETF流入創紀錄暗藏玄

摩根士丹利金屬與大宗商品策略師艾米·高逸(Amy Gower)表示,黃金不僅是避險資產,其價格走勢更向投資者揭示了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真實狀況。

“黃金始終是不確定性時期的首選資產,”高逸指出,“但到2025年,其角色正在進化。投資者不僅將黃金視爲通脹對沖工具,更將其作爲從央行政策到地緣風險的萬能晴雨表。”

“當金價異動時,往往預示著表層之下正在發生重大變革。”

隨著黃金年內漲幅超過38%、白銀上漲42%,重大變革顯然已在發生。高逸列舉了驅動此輪漲勢的若干關鍵因素。

“首先,央行購金勢頭持續強勁,黃金在央行儲備中的佔比自1996年來首次超過美國國債,”她強調,“這是對黃金長期價值的強力背書。此外,黃金ETF僅在8月就流入50億美元,年內累計流入規模創2020年以來新高,表明機構投資者重拾興趣。”

“儘管黃金是非生息資產,但在多數主要經濟體通脹仍高於目標的情況下,其吸引力展現出驚人韌性,”她補充道,“投資者正押注央行即將降息,這可能進一步推升金價。”

高逸表示,摩根士丹利預計2025年黃金還有約5%上漲空間,年底金價或觸及每盎司3800美元峯值。

“但有一個重要變數需要考慮,”她警告道,“儘管貴金屬(尤其是黃金)主要被視作宏觀不確定性時期的對沖工具,珠寶需求實則佔據整個貴金屬市場的巨大份額——佔黃金需求的40%和白銀需求的34%。而目前,珠寶需求將如何演變仍是未知數。

高逸指出貴金屬的珠寶需求已顯疲態。“二季度黃金珠寶需求創2020年三季度以來最差表現,消費者對高價格作出反應。儘管如此,黃金仍守住了1-4月漲幅,白銀也在太陽能行業強勁需求支撐下持續攀升。”

雖然兩種貴金屬數月以來缺乏進一步上漲催化劑,但均有望從美聯儲降息中獲益。“我們的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會議上啓動自2024年12月以來的首次降息,”高逸稱,“回顧1990年代,在美聯儲開啓降息週期後的60天內,黃金和白銀價格平均分別上漲6%和4%,因爲較低收益率使非生息資產更具競爭力。”

摩根士丹利外匯策略師同時預測美元將進一步走弱,這將提升黃金在全球其他市場的可負擔性。“印度7月金銀進口已顯現改善跡象,”她指出,“該國正籌劃商品與服務稅改革,可能在節慶和婚禮季前釋放金銀購買力。”

“黃金在美聯儲降息後往往表現突出,我們仍更看好黃金而非白銀,但對兩種貴金屬的前景均持樂觀態度,”高逸總結道。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