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美股新高,中國股市吸金,投資者已不信歐洲畫的“大餅”

高盛集團的策略師表示,全球投資者正對歐洲股市的反彈表示懷疑,他們正在等待德國兌現其全面財政改革的承諾。

高盛策略師Sharon Bell和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基金經理們已對歐洲的落後表示擔憂,而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正提振美國股市,中國股市則在新興市場中表現出色。

歐洲已移至購物清單的底部,因爲有太多其他地區正顯示出更好的勢頭,”Mueller-Glissmann說。

每個人都對歐洲是否會真的花這筆錢持懷疑態度,”Bell補充道。“有一種‘我想親眼看到它發生,而不僅僅是被告知它會發生’的感覺。

以美元計算,歐洲的斯托克600指數在第一季度曾創紀錄地跑贏美國同行,當時該地區最大的經濟體德國承諾爲國防和基礎設施投資提供數千億歐元。對於一個以對政府借貸實行鐵一般控制而聞名的國家來說,此舉代表了一次戲劇性的轉變。

然而,近幾周來,該基準指數已讓出其領先地位,投資者因美國經濟增長具有韌性和預期美聯儲降息的跡象而紛紛重返美國資產。圍繞人工智能的新一輪熱情也正在爲科技巨頭提供動力。標普500指數今年已上漲12%至歷史新高,而斯托克600指數上漲8.6%,仍低於其3月份的峯值。

美國銀行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9月份基金經理對歐洲股票的配置有所下滑。另一方面,基金經理們也並非完全悲觀,該民調顯示沒有參與者預計跌幅會超過5%。

這兩位高盛策略師表示,儘管外界對德國擬議的支出計劃持懷疑態度,但這些計劃提供了一個財政錨,使投資者對該地區的“極端下行情景”不那麼擔憂。

德國設想斥資數千億歐元用於道路、橋樑和武裝部隊的現代化,這些舉措應能提振產出。一些投資者曾質疑,大規模刺激的承諾何時能轉化爲公司利潤。批評者還暗示,部分資金可能會被用作各州預算的替代品,而非爲額外的投資提供燃料。

“我聽到很多客戶說,未來十年歐洲出現負利率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這對銀行是好事,”Mueller-Glissmann說。“你確實能看到人們認識到財政支持是存在的,但他們不願意爲這種看漲的情景買單。”

Bell預計,在經濟增長改善的支撐下,未來兩年企業盈利將分別增長4%和6%。她預測,斯托克600指數在未來12個月內將上漲約5%。

“如果歐洲兌現其四分之三的承諾,我會說市場將表現得非常好,”Bell說。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