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剛落地,美聯儲被斥犯下“史上最大錯誤”

週二在黃金創下歷史新高、白銀觸及14年高位之際,經濟學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警告稱,美聯儲正瀕臨犯下“史上最大錯誤”的邊緣,他認爲這一舉動將加速引發對美國政府本身的信心危機。

在美聯儲關鍵利率決議公佈前數小時接受Kitco新聞全方位專訪時,這位歐洲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Euro Pacific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指出,經濟的真正風險不再來自私人債務,而在於美國主權信用的安全性認知。

美聯儲已於當地時間官宣降息25個基點,但希夫認爲美聯儲誤判了經濟形勢,應該採取完全相反的操作。

“這可能是美聯儲迄今最大的錯誤,”希夫表示,“他們不僅不應該降息,反而應該加息。”他認爲美聯儲過早結束了上一輪緊縮週期,他們這樣做並非因爲戰勝了通脹,而是由於去年開始的銀行業動盪。“他們只是害怕繼續作戰,因爲擔心附帶損害,”希夫強調。

公共信用危機

希夫指出,這種政策錯誤是一個更大問題的徵兆:即將到來的危機性質將發生根本轉變。他堅信那些期待2008年抵押貸款危機重演的投資者找錯了方向。

“我相信我們正在走向的危機與2008年不同,”他解釋道,“這將不是關於私人信心的喪失,而是公共信心的崩塌。這將是對美國政府信心的徹底喪失。”

世界拋棄美元

作爲信心喪失的證據,希夫指出外國債權人正在減持美國債務。他直接反駁了美國中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關於美國債券是今年全球最佳表現資產的說法。

“他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因爲他沒有考慮外匯因素,”希夫表示,“由於美元價值下跌10%,今年全球投資者在美國國債上遭受重大損失,票面收益早已蕩然無存。”

散戶缺席的上漲

希夫向投資者揭示了一個關鍵洞察:零售投資者基本錯過了這波貴金屬大漲行情。儘管VanEck金礦ETF(GDX)年內漲幅超過100%,但希夫指出這波上漲缺乏廣泛參與。

“我們遠未達到2020年的交易量水平,”他引用希夫黃金公司的銷售數據表示。他透露曾在4月敦促投資者買入“極其便宜”的礦商股而非追高實物黃金。

現在,希夫認爲這輪上漲由更精明的玩家推動。“央行是主要驅動者,它們根本沒有遇到私人投資者的競爭。”他認爲白銀雖然觸及每盎司42美元的14年高位,但相對於黃金仍然被低估,金銀比處於歷史高位的88:1。

當這波行情從央行驅動轉向零售驅動時,白銀將會作出反應,”他補充道。

政治不確定因素

希夫還警告美國金融體系的制度框架正面臨威脅,他提及特朗普試圖罷免美聯儲理事麗莎·庫克(Lisa Cook)的法律糾紛——此案正在測試總統對央行權力的界限。

“我認爲現在存在真正的危險,最高法院可能真的裁定特朗普有權解僱她,這可能徹底摧毀美聯儲的獨立性。”希夫警告道。

最終,希夫描繪了一個處於十字路口的經濟圖景:數十年的政策決策正走向臨界點,迫使美元、政府債務和硬資產進行重大重新定價。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