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斥資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宿敵變盟友?

據外媒報道,英偉達(NVDA.O)同意向英特爾(INTC.O)投資50億美元,並宣佈雙方將共同開發用於個人電腦和數據中心的芯片。英偉達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旨在扶持這家陷入困境的老對手。

兩家公司週四表示,英偉達將以每股23.28美元的價格購買英特爾普通股。英特爾將在即將推出的PC芯片中使用英偉達的圖形技術,併爲基於英偉達硬件的數據中心產品提供處理器。

兩家公司沒有透露首批產品的上市時間,並強調此次合作不會影響各自的未來發展規劃。

英特爾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一度大漲超過34%。截至週三收盤,英特爾市值爲1160億美元,這意味著英偉達的持股比例不足5%。這筆股份將使英偉達立即成爲英特爾最大的股東之一。相比之下,英偉達市值已超過4萬億美元。

這筆資金注入發生在美國政府於八月同意持有英特爾約10%股份之後,當時美國總統特朗普還親自站臺推介。

金融博客零對沖分析稱,8月22日,美國政府以20.47美元的價格買入英特爾股份,9月18日,英偉達以23.28美元的價格買入部分英特爾股份。這筆交易讓美國政府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獲得了14%的收益,折算成年化收益率約爲168%。

這筆交易進一步增強了英特爾不斷增長的資本儲備。日本軟銀集團上月也意外注資20億美元,該集團此前已承諾在美國芯片製造和雲基礎設施領域投資數百億美元。同時,英特爾也在通過出售資產籌集資金。由於市場份額流失,其現有業務難以承擔建設先進半導體所需的鉅額投入。

這兩家總部同在加州聖克拉拉的競爭對手的合作,凸顯了計算機產業力量格局的轉變。英特爾曾經是將英偉達邊緣化的巨頭,如今卻要依賴對方的領先技術與資金支持。

英偉達CEO黃仁勳在聲明中表示:

“這一歷史性的合作,將英偉達的人工智能與加速計算體系,與英特爾的CPU和龐大的x86生態系統緊密結合,是兩大世界級平臺的融合。我們將共同擴展生態系統,爲下一代計算奠定基礎。”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則在聲明中表示:

“我們感謝黃仁勳和英偉達團隊的信任,期待未來的合作。數十年來,英特爾的x86架構一直是現代計算的基石,我們正在持續創新,以支持未來的多樣化計算需求。”

英特爾將在PC芯片中結合通用處理單元與來自英偉達的強大圖形組件,從而更好地與近年來在桌面和筆記本市場份額上不斷增長的AMD(AMD.O)競爭。AMD是英偉達在圖形芯片領域最接近的對手。英偉達仍在評估是否將部分芯片生產外包給英特爾,但目前沒有相關計劃。

在數據中心領域,英偉達人工智能加速器佔據主導地位,已使英特爾和其他公司退居次要角色。此次合作中,英特爾將爲某些產品提供處理器,以便與英偉達的硬件集成。隨著英偉達不斷將AI芯片組合成更大的計算集羣,處理器用於承擔那些圖形芯片並不擅長的通用任務。

目前,英偉達設計使用Arm Holdings技術的自研處理器,並與加速組件配合使用。公司代表表示,其自研處理器計劃沒有改變。

英偉達之所以能夠左右整個行業的未來,而如今英特爾務實地選擇與其合作,根源在於其對AI計算的絕對統治力。英偉達在ChatGPT等服務面世之前就已預見到新型芯片和軟件的需求,並提前做好了準備。

當全球各大企業競相建設數據中心以確保在新一代計算浪潮中不落後時,他們紛紛選擇了英偉達的芯片。

就在2022年,英特爾的營收還超過英偉達的兩倍。這家公司曾經主導從筆記本到數據中心的計算市場,是硅谷名副其實的命名者。但它在加速芯片的研發上行動遲緩,未能獲得有意義的市場份額。

華爾街預計,英偉達今年的銷售額將達到約2000億美元。到明年某個時候,其季度營收將超過英特爾一整年的收入。僅其數據中心部門的規模就已超過其他任何一家芯片公司的整體銷售額。

英特爾在AI專用計算投入上的遲緩,加劇了其因製造技術落後而遭遇的問題。數十年來,英特爾工廠憑藉頂尖製造工藝保持產品優勢,即便其他公司有相似設計也難以超越。

如今,英特爾被迫依賴臺積電來生產最先進的芯片。臺積電的快速技術進步,讓包括蘋果、英偉達在內的衆多企業將優良設計轉化爲行業領先的產品。

在今年早些時候接替被罷免的基辛格而上任的新掌門陳立武領導下,英特爾表示將採取更加開放的戰略,積極尋求合作,並向競爭對手開放其工廠。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