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級車貸巨頭崩盤,美國“次貸危機2.0”警報突然拉響

當全世界都緊盯屏幕、捕捉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每一句話時,一家鮮爲人知的企業正悄然引發可能對市場產生更大影響的震盪。

在債券連續數週上漲之後,似乎源於市場對美國消費者尤其是最低收入羣體的信心不足,次級汽車貸款機構特里科勒控股(Tricolor Holdings)背後近20億美元的債務價格週三突然崩盤,全美債權人爭相追索該公司剩餘資產並試圖控制損失。

次級車貸巨頭崩盤,美國“次貸危機2.0”警報突然拉響圖片1次級車貸巨頭崩盤,美國“次貸危機2.0”警報突然拉響圖片2

據彭博社報道,特里科勒崩潰背後的細節仍不確定,聯邦調查人員正在調查潛在欺詐行爲,銀行則在覈查同一抵押物是否被重複質押給多個貸款機構。

在達拉斯,地區銀行Triumph Financial Inc.已派遣員工團隊趕赴二手車市場,識別並緊急轉移他們認定爲貸款抵押物的車輛至安全地點。

在曼哈頓中城,曾在特里科勒資產支持債券建倉的精品投資公司Clear Haven Capital Management正緊急聯絡其他債券持有人,敦促他們聯合起來阻止大銀行染指本應屬於他們的資產。

包括摩根大通和第五第三銀行(Fifth Third Bancorp)在內的多家銀行,已開始法務審查自身抵押物以確定損失規模。

這種恐慌性爭奪的背後,部分源於特里科勒崩潰細節的模糊性——即使在該公司申請破產一週後,這家向無證工人提供高息汽車貸款的機構仍充滿謎團。

最突出的問題是:是否存在聯邦調查人員正在調查的欺詐行爲?其普遍程度如何?

“所有人都不清楚這些欺詐指控的嚴重程度,因此債券持有者和貸款機構正爭先恐後保護自身利益,”Orange Investment Advisors投資組合經理鮑里斯·佩列先斯基(Boris Peresechensky)表示。

佩列先斯基指出,近年來另外兩家宣佈破產的大型次級汽車貸款機構——美國汽車中心(American Car Center)和美國汽車銷售(US Auto Sales)——最終給次級債券持有人造成了沉重損失。

欺詐可能廣泛存在的跡象正在浮現。多家銀行正在覈查同一抵押物是否被重複質押給多個貸款機構。

彭博社報道稱,熟悉調查的人士表示可疑操縱行爲可追溯至數月前甚至更早。

據知情人士透露,本週初,特里科勒資產支持債券持有人未收到部分定期付款。

這些人表示,他們也沒有收到匯款報告——該報告定期詳細說明從借款人處收取的現金及其分配方式。

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士稱,由於對訴訟風險的擔憂以及資產不足以重組的跡象,特里科勒選擇在破產中進行清算而非嘗試重組。

該公司在破產申請中列出了超過2.5萬名債權人、供應商和其他受影響方。

金融博客零對沖稱,核心事實是:一家大型次級汽車貸款機構以史詩級方式突然撞牆崩塌,所謂“消費者強勁”(總體支出數據堅實)的皇帝新衣被突然揭開,更多證據表明美國人正生活在K型經濟中,且分化正在加劇。K型經濟(K-shaped economy)是一種經濟復甦的模式,表現爲部分產業或羣體持續向上發展,而其他部分則停滯不前甚至下滑衰退,形成類似英文字母“K”的分化走勢。這種現象導致經濟不均衡復甦,貧富差距擴大。

如果抵押擔保的次級汽車貸款機構都在崩潰,那麼“"先買後付”實體的違約率還要多久纔會飆升?

The Bear Traps報告作者拉里·麥克唐納(Larry McDonald)最近指出,商業發展公司和私人信貸實體開始出現裂痕——一些知名機構的交易價格遠低於近期高點。雖然這種痛苦的主要驅動因素似乎是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過度支出,但從次級汽車貸款到“先買後付”等傳統信貸資產向主流領域的傳染,是任何人都不願再次經歷的。

清算時刻到來?

正如《華爾街日報》本週早些時候指出的:疫情期間許多年輕人在無需償還學生貸款時借錢購車,如今他們卻在同時償還兩種貸款時陷入困境。

汽車貸款違約和車輛收回率正逼近2009年經濟衰退時的水平。然而投資者仍在持續搶購次級汽車債務。

美聯儲本週降息,儘管當前金融市場狀況表明貨幣政策並不那麼緊縮。今夏信用評級較低的公司發行了創紀錄規模的債務,試圖利用投資者高需求和風險溢價收縮的窗口期。

寬鬆貨幣時期過後總會迎來清算時刻,問題在於特里科勒究竟是個例還是預警信號。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