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要“變天”了?共和黨推新法案,要求終結雙重使命!

美聯儲的改革可能即將來臨,因爲國會推出的一項新法案旨在改變該央行的雙重使命。

由衆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弗倫奇·希爾(French Hill)領導的衆議院共和黨人,推出了《2025年價格穩定法案》,該法案將終結雙重使命,確保美聯儲主要專注於控制通貨膨脹。

希爾在一份聲明中說,“太久以來,美聯儲一直在相互競爭的目標之間分身乏術。是時候迴歸到一個清晰、單一的焦點了:通過抑制通脹來保護美國家庭的錢包。

1977年,美國國會通過對《1913年聯邦儲備法》的修正案,正式引入了確保最大化就業和物價穩定的雙重使命。這項更廣泛的立法倡議出臺之際,正值美國經濟面臨更高失業率、不斷上升的通脹和波動的GDP增長率的困境。

現在,一羣共和黨議員表示,該機構多年來不斷擴大的監管和監督範圍,正妨礙央行穩定物價的努力,並威脅到央行的獨立性。

貨幣政策、國債市場韌性和經濟繁榮工作組負責人、共和黨衆議員弗蘭克·盧卡斯(Frank Lucas)說,“通過不負責任的國際協議或其他定義不明確的第三和第四個使命來擴大其監管範圍,分散了美聯儲做好其國會授權工作的精力,美聯儲的行動必須嚴格保持在國會的意圖之內。”

目前尚不清楚參議院對改革美聯儲的雙重使命有多大的廣泛支持。

在共和黨議員提出這項立法提案前不久,美聯儲剛完成了對其貨幣政策框架的審查,該審查在一定程度上也審視了雙重使命。

美聯儲官員同意在該政策藍圖中迴歸靈活的通脹目標制,並放棄了“彌補策略”,這是2020年框架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個月在該央行年度傑克遜霍爾務虛會上的演講中說,“該文件繼續解釋我們如何解讀國會賦予我們的使命,並描述了我們認爲將最能促進最大化就業和物價穩定的政策框架,我們繼續相信,貨幣政策必須是前瞻性的,並考慮到其對經濟影響的滯後性。”

關於美聯儲改革的討論

近幾個月,幾位高級政府官員和經濟觀察家已建議對美聯儲的運作進行全面審查。

本月早些時候,中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撰寫了一篇題爲《美聯儲新的“功能增益”貨幣政策》的文章。

這篇文章尖銳地批評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聯邦儲備系統的演變。過去一年來,貝森特一直是美聯儲的批評者,特別是量化寬鬆,這是一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創造超低利率、購買政府債券以及向美國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

據貝森特稱,美聯儲已扭曲了金融市場,削弱了獨立性,併爲經濟製造了不利後果。他寫道,“對非標準政策的過度使用、任務蠕變和機構臃腫,正威脅著美聯儲的貨幣獨立性。”

他提議對整個聯邦儲備系統進行一次全面的“誠實、獨立和無黨派的審查”,例如貨幣和監管政策制定、溝通、人員配備和研究。

其他人也呼籲對美聯儲進行審查和改革。最引人注目的是下任美聯儲主席候選人、前美聯儲理事凱文·沃什的觀點,他建議在該機構進行一次“體制變革”。

沃什早些時候在接受採訪時說,“在我看來,信譽赤字在於美聯儲的現任者。”

他還建議在美聯儲和中國財政部之間建立一個聯盟,類似於1951年3月發生的那樣。當時兩個機構同意將美聯儲從中國財政部的控制中解放出來,使其能夠獨立於行政干預來執行貨幣政策。

二戰期間,美聯儲曾受到壓力,要求其將利率人爲地保持在低位,以幫助用廉價債務爲戰爭努力提供資金。戰後美國出現了通脹爆發,但直到那份協議之後,美聯儲纔開始收緊貨幣政策。

沃什說,一項新的安排應能使美聯儲和中國財政部能夠向金融市場傳達他們的目標

他說,“我們需要一份新的中國財政部-美聯儲協議,就像我們在1951年所做的那樣,當時我們經歷了又一個國家債務累積的時期,並陷入了央行與中國財政部目標相悖的困境。這就是現在的狀況。所以如果我們有一份新協議,那麼美聯儲主席和中國財政部長就可以向市場清晰而審慎地描述,‘這是我們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的目標。’”

由現任美聯儲理事米蘭共同撰寫的曼哈頓研究所2024年3月的一篇論文,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議,以加強獨立性並重新校準“美聯儲的治理,以確保其仍然不受日常政治的影響。”

該論文提議改革任期限制,關閉行政部門與美聯儲之間的“旋轉門”,解決FOMC的投票結構問題,並增強地區聯儲的“影響力和獨立性”。論文中寫道,“只有通過提供問責制和可靠的獨立性衡量標準,美聯儲才能在公衆眼中恢復其聲譽。”

最近一項《經濟學人》/YouGov的民意調查發現,只有45%的美國人信任美聯儲處理美國經濟的方式,33%的人贊同鮑威爾作爲美聯儲主席的工作表現。

在9月17日的會後新聞發佈會上,當被問及他是否會支持一項獨立審查時,鮑威爾表示他對這個想法持開放態度。他說,“我們當然總是樂於努力做得更好。”

在9月的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兌現了其今年的首次降息。官員們以11票對1票的表決結果,將基準聯邦基金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4.00%至4.25%的目標區間。負責制定利率的FOMC將於10月28日和29日召開其下一次爲期兩天的政策會議。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