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爆倉只是前奏?加密貨幣面臨230億美元期權“交割洪峯”

超過15億美元的爆倉潮再次凸顯了加密貨幣市場的脆弱性。此輪市場波動並無明確催化劑,卻導致期權價格預示未來可能出現更劇烈的波動。

這場拋售是數月投機性上漲後今年規模最大的回調之一,它迫使以太坊及其他代幣的槓桿押注被平倉,並讓交易員爲進一步的波動做好準備。能夠從價格劇烈波動中獲利的期權合約需求旺盛,反映出數字資產領域瀰漫的緊張情緒,而此時股票等其他風險資產正重新上漲。

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坊在週二亞洲早盤下跌約0.9%,此前一個交易日跌幅曾達9%,導致近5億美元的多頭押注被清算。比特幣當時下跌0.8%。

15億爆倉只是前奏?加密貨幣面臨230億美元期權“交割洪峯”圖片1

“市場在昨日大幅回調後正在盤整,但情緒仍感覺相當緊張,”Orbit Markets聯合創始人卡羅琳·莫龍(Caroline Mauron)表示。她指出,如果比特幣跌破11萬美元或以太坊跌破4000美元,可能導致進一步拋售。

15億爆倉只是前奏?加密貨幣面臨230億美元期權“交割洪峯”圖片2

廣泛的後遺癥在比特幣期權市場清晰可見。根據Deribit的數據,本月末到期的期權合約中,最大的押注集中在兩個極端:防範價格跌至9.5萬美元以下的保護性期權,以及押注價格飆升至14萬美元以上的看漲期權。這兩種頭寸的規模均足夠大,表明交易員預期市場將動盪而非平穩

Deribit數據顯示,約有230億美元的比特幣和以太坊期權合約將於週五到期,這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到期日之一,這加劇了市場的謹慎情緒。

短期押注變得流行,反映出市場觀點認爲突然的軋空或強制平倉將驅動下一步走勢。這些價外期權購買成本較低,但只有在價格劇烈波動時才能盈利,這使得波動性本身成爲了交易標的。

今年價格的多數漲幅是由加密資產儲備公司(即籌集資金以積累資產的上市公司)推動的。隨著價格下跌限制了這些公司籌集資金進行新購買的能力,其代幣購買速度已經放緩。此次回調削弱了需求,並加劇了數字資產最新暴跌背後的壓力。

“總體而言,我們認爲最新的這波下跌是加密貨幣市場一次可控的去槓桿事件,”FalconX全球衍生品主管格里芬·西爾斯(Griffin Sears)表示。“然而,與一年前相比,加密貨幣市場槓桿率的增加仍爲出現異常大幅波動留下了充足空間。”

這種槓桿的跡象在永續合約(一種受加密貨幣交易者青睞的衍生品合約)中顯而易見。過去幾個月,幣安交易所的未平倉合約數量激增,以太坊的投機活動尤爲活躍,日內交易者扮演了顯著角色。

“以太坊的急劇下跌反映的是過度槓桿遇上了流動性不足,而非任何基本面催化劑。在市場壓力時期,以太坊又迴歸了其作爲數字資產情緒更高貝塔係數表達的歷史角色。”去中心化金融研究公司Ergonia研究總監克里斯·紐豪斯(Chris Newhouse)表示。

儘管如此,比特幣今年的波動性相對受限,反映出其市場深度更大,以及作爲主流投資者投資組合對沖工具的作用日益增強。隨著美聯儲降息,行業分析師預計即使加密資產儲備公司放緩購買,資金流入也會恢復。

“總體而言,我們預計比特幣的趨勢將更緊密地跟隨股票和宏觀風險走勢,”西爾斯表示。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