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擬重啓吞併西岸計劃,中東和平框架面臨崩塌風險

本週西方國家接連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浪潮,引發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政府內部部長的呼籲,要求通過吞併約旦河西岸來永久扼殺這一構想

內塔尼亞胡面臨的難題在於,這樣做將顛覆多年來根據《亞伯拉罕協議》爲使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關係正常化所做的努力,該協議被特朗普視爲其第一任期的標誌性外交政策成就。

內塔尼亞胡已承諾將對日益增長的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趨勢作出強硬回應,而吞併西岸全部或部分領土代表著他最有力的選項

分析人士表示,若不採取吞併措施,以色列可能採取步驟進一步擠壓巴勒斯坦經濟。或者,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以色列也可能會限制與法國的領事關係。法國在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努力中處於領導者地位。

內塔尼亞胡上週日表示,他將在本週從紐約聯合國大會返回後宣佈回應措施。“拭目以待,”他說。

隨著以色列的國際孤立日益加深,這位以色列領導人必須權衡,終結巴勒斯坦建國的希望是否值得以損害與阿拉伯世界乃至可能與美國的關係爲代價

《亞伯拉罕協議》建立了以色列與數個阿拉伯國家的外交關係。以色列同意放棄提議吞併西岸部分領土,作爲與阿聯酋達成協議的條件。

阿拉伯國家已警告,吞併行爲可能破壞這些協議,或至少阻止其擴大化,這反過來將打擊特朗普希望奠定自己作爲和平調解者政治遺產的期望。

要求以色列結束加沙兩年戰爭的國際壓力日益增大。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英國上週日表示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加入了由沙特阿拉伯和法國主導的倡議。這一舉動表明戰爭的傷亡代價如何深刻地改變了全球對以色列的態度。

在這些聲明之前,以色列中國來自右翼部長甚至內塔尼亞胡利庫德集團成員的吞併呼聲日益高漲。

“主權不僅是最恰當的猶太復國主義回應,而且這簡而言之就是我們的土地,我們祖先的土地,”以色列通信部長、利庫德黨成員什洛莫·卡希(Shlomo Karhi)上週日在X平臺上發文稱。“我們必須今天宣佈——立即實現完全主權!不要退而求其次。”

內塔尼亞胡本人也煽動了對吞併的支持。在2019年面臨艱難選舉時,他通過承諾吞併約旦河谷(西岸與死海邊境一片肥沃地帶,該地區已基本處於以色列正式控制下)來爭取支持。

在內塔尼亞胡領導下,以色列穩步擴大在西岸的猶太定居點建設,同時日益變得極右翼的內塔尼亞胡政府加強了對該地區安全和財政的控制。以色列最近決定推進一個有爭議的定居點項目,該項目將孤立關鍵的巴勒斯坦社區並使巴勒斯坦建國前景複雜化。

“他需要繼續安撫他的基本盤,而談論吞併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前以色列外交官、現任職於以色列地區合作論壇並擔任紐約大學教授的喬什·克拉斯納(Josh Krasna)表示。“現在,他要麼將威脅付諸行動,要麼就被視爲光說不做的人。”

吞併被阿拉伯國家視爲一條紅線。如果以色列背棄不吞併西岸的承諾,特別是阿聯酋將面臨爲何繼續遵守協議約定的嚴峻質疑。

在過去兩年的衝突中,阿聯酋一直是以色列與外界之間的關鍵通道,維持著經濟和外交往來,並在其他國家停飛時保持國際航班運行。政治分析人士表示,吞併可能導致關係中止或其他降級。

“我認爲阿聯酋已明確表示,任何關於吞併的步驟都將在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之間引發危機,這主要是對《亞伯拉罕協議》構成風險,”以色列軍事情報部門前高級官員、特拉維夫大學巴勒斯坦事務專家邁克爾·米爾什泰因(Michael Milshtein)表示。

據阿拉伯官員稱,阿拉伯政府已通過私下外交信息警告以色列,全面或部分吞併西岸將產生諸如降級關係等後果。

美國可能作何反應尚不清楚。一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表示,美方意識到內塔尼亞胡將對承認巴勒斯坦主權的國家進行報復,並可能支持這一回應。然而,如果《亞伯拉罕協議》受到威脅,情況是否依然如此,則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如果協議出現問題——失敗、危機或崩潰,我認爲特朗普將會非常擔憂,”米爾什泰因說。

研究軍民關係的哈佛大學政府學講師Avishay Ben Sasson-Gordis表示,特朗普的紅線尚不明確。他的政府比前總統拜登政府給了內塔尼亞胡更多餘地,但有時也對以色列的單邊行動表示不滿,例如本月早些時候在卡塔爾(美國關鍵盟友)對哈馬斯官員的襲擊。內塔尼亞胡同時也受到其右翼勢力的推動。

“他現在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他聯盟中的不同組成部分可能會決定退出,”克拉斯納說。“這種情況以前也發生過,但對他來說,此刻發生時機非常不利。”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