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上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但警告美國關稅衝擊尚未完全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週二發佈報告稱,全球經濟增長韌性超預期,但美國進口關稅的全面衝擊尚未顯現,當前人工智能(AI)投資支撐了美國經濟活動。

在最新發布的《經濟展望中期報告》中,OECD指出,美國加徵關稅的全面影響仍待逐步顯現。截至目前,企業主要通過壓縮利潤率和動用庫存緩衝來消化衝擊。許多企業在特朗普政府加徵關稅前大量囤積商品,導致美國商品進口有效關稅率在8月底升至19.5%——這是1933年大蕭條以來的最高水平。

“隨著企業耗盡爲應對關稅而積累的庫存,且更高關稅持續實施,這些措施的全面影響將更加清晰。”OECD祕書長馬蒂亞斯·科爾曼(Mathias Cormann)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全球增長預期上調,但2026年風險加劇

OECD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從6月預測的2.9%上調至3.2%,但維持2026年2.9%的增速預測不變。庫存累積帶來的短期提振效應正在消退,而高關稅預計將拖累投資和貿易增長。

“貿易壁壘進一步增加或政策不確定性延長,可能通過推高生產成本、抑制投資和消費,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科爾曼警告稱。

具體來看:

美國:2025年經濟增速預計從去年的2.8%放緩至1.8%(高於6月預測的1.6%),2026年進一步降至1.5%。AI投資熱潮、財政支持和美聯儲降息將部分抵消高關稅、移民減少及聯邦裁員的影響。

歐元區:2025年增長預期上調至1.2%,但2026年可能回落至1.0%。德國增加公共支出提振增長,而法國和意大利的財政緊縮形成拖累。

日本:受益於企業盈利強勁和投資反彈,2025年增速預計升至1.1%,但2026年放緩至0.5%。

英國:2025年增長預期上調至1.4%,2026年維持1.0%不變。

貨幣政策寬鬆仍是主流

OECD預計,多數主要央行將在未來一年降息或維持寬鬆政策,前提是通脹壓力持續緩解

美聯儲:若勞動力市場走弱,可能進一步降息,除非高關稅引發更廣泛通脹。當前市場預計10月和12月各降息25基點的概率分別爲90%和75%。

澳洲聯儲、英國和加拿大央行預計將逐步降息,歐洲央行預計在通脹接近2%目標的背景下維持利率不變。而日本央行將逐步退出超寬鬆政策。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