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倫敦金融城有句關於黃金的說法,大意是“投資組合中配置5%(或當時流行的比例)的黃金,同時祈禱它別漲”。
可如今,黃金偏在一路上漲。目前金價已逼近每盎司3800美元,且這並非僅以美元計價時的特例,以英鎊計價的黃金也創下新高,接近每盎司2800英鎊。
此外,即便以全球公認的“硬通貨”之一——瑞郎計價,黃金錶現也十分強勁。瑞郎通常被視爲避險貨幣,相比普通法定貨幣,其貶值風險更低。然而,今年以來,以瑞郎計價的黃金漲幅已超25%(以英鎊計價漲33%,以美元計價漲44%)。
這種漲勢會持續嗎?正如那句老話暗示的,這是否值得擔憂?讓我們回顧歷史,看看過去的週期能否帶來啓示。
在現代人的記憶中,黃金最慘淡的時期是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之前。1980年(一輪高通脹週期尾聲)黃金觸及峯值,到1999年跌至谷底,這19年間,全球(大體而言)處於“無通脹增長”階段——即便經濟增長強勁,利率仍在下行。
隨後,中國崛起與西方過度槓桿化推動市場走向2008年金融危機。黃金漲勢一直持續到2011年,部分原因是其避險屬性,另一部分則得益於中國急速發展推動的大宗商品泡沫帶來的提振。
到2011年時,支撐黃金上漲的其他理由已站不住腳。量化寬鬆除了推高資產價格,並未引發其他領域通脹;美國經濟開始復甦,美元走強;股市(尤其是美國股市)重新找回吸引力。
2011年至2016年,黃金經歷了一輪慘烈的熊市,背後推手是通縮擔憂與不斷膨脹的債券泡沫(這一觀點存在爭議)。歐元區危機最嚴峻階段的結束,也削弱了黃金需求。
回想起來,2016年之後,有兩個因素或引發了金價的震盪復甦。其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典型事件包括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與英國脫歐公投);其二,2015年實際上標誌著許多主要經濟體通縮週期的終結。此後,即便在新冠疫情導致經濟暴跌期間,英美兩國的消費者價格通脹也從未回落至2015年的低谷水平。
新冠疫情期間及疫情後,黃金在波動中鞏固了漲幅,直到2024年初纔再次開啓暴漲模式。當前黃金牛市的核心驅動力,是市場對貨幣體系的擔憂。
本質上,當非西方國家意識到美國完全有能力將其貨幣霸權作爲經濟武器後,這些國家的央行在數年間大量增持黃金,將其作爲美元的替代品。
仔細想想,這只是一個更根本問題的全球體現:在政府資金緊張、各國不再一味尋求合作(有時甚至彼此敵視)的世界裏,人們對“他人作出的承諾與合約能否持續可靠”缺乏信任。
總體而言,推動當前黃金牛市的核心因素,是對“劇烈變革的恐懼、對壞消息的擔憂以及信任缺失”——而非其他。
若情況確實如此,那麼什麼能讓黃金牛市終結?這裏的“終結”並非指短期盤整或小幅回調,而是重現2011-2016年那樣的熊市。這主要看兩個相互關聯的因素:財政因素與地緣政治因素。
財政方面,只要各國仍表現得“毫無支出約束”,且將債務問題無限期推遲,金融體系就容易陷入脆弱狀態。無論是出於對通脹、債市反抗還是債務違約的擔憂,黃金作爲避險資產的吸引力都將持續存在。
地緣政治方面,若各國認定美元不再可信,且現實情況是:沒有其他法定貨幣能取而代之,那麼黃金作爲“不記名資產”(而非“他人的承諾”),將成爲臨時備選,直到更具吸引力的儲備資產出現(這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最後,若其他“實物資產”相對更具吸引力,黃金的關注度可能會下降。但目前美國股市正逼近歷史新高,房地產價格也絕不便宜,短期內黃金似乎沒有太多競爭對手。
若要猜測什麼最終會終結本輪黃金牛市,最可能的或許是“美國迴歸財政自律”。
這無疑會是一個重大意外。顯然,人們完全不願承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存在某些可取之處,且可能帶來超預期的財政收入”。但羣體認知盲區值得關注——因爲重大市場意外往往源於此。
話雖如此,目前這仍非一個值得下重注的結果。
因此,若你對自己的黃金持倉感到擔憂(比如從估值角度,當前投資組合中黃金佔比可能已遠高於年初),可以減持至常規配置比例。換句話說,若你認爲黃金應占投資組合的5%,而當前佔比已達10%,那就減持一半。
但到目前爲止,黃金尚未出現“見頂”的典型信號(如登上雜誌封面等)——這類信號纔會讓我真正認爲本輪黃金漲勢已接近尾聲。
以上內容來自彭博專欄Money Distilled的作者John Step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