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即使在上週降息之後,他仍判斷美聯儲的利率立場“依然適度限制”。這意味著,如果官員們繼續判定近期勞動力市場的疲軟態勢比通脹問題的反覆更爲重要,今年美聯儲將擁有更多降息的操作空間。
當地時間週二下午在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的一次談話中,鮑威爾大致重複了他在上週降息後新聞發佈會上的觀點。他著重強調了美聯儲在實現其雙重目標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雙向風險意味著不存在無風險的路徑,”鮑威爾說。他指出,降息過多、過快可能導致通脹持續運行在接近3%的水平,而非美聯儲2%的目標;而將限制性政策立場維持過久,則可能不必要地導致勞動力市場疲軟。
鮑威爾重申了他的觀點,即今夏就業增長的放緩證明了上週政策轉向的合理性,這一轉向使得美聯儲比今年早些時候略微更多地關注勞動力市場。儘管今年勞動力隊伍的增長也有所放緩,但鮑威爾表示,今年夏季經濟創造的新崗位數量已不足以滿足求職者的需求。
鮑威爾避免就美聯儲將於10月28日至29日舉行的下一次會議給出強烈暗示,不過他並未強烈反駁市場對再次降息的普遍預期。鮑威爾說,官員們將審視增長、僱傭和通脹數據,並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政策是否處於正確位置?如若不然,我們就會採取行動使其到位。”
鮑威爾也重申了他的評估,即關稅上調可能導致一次性的價格上漲,而這可能需要時間才能在整個供應鏈中顯現出來。“‘一次性’上漲並不意味著‘立刻全部’上漲,”鮑威爾說。
儘管許多預測者也認爲與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不會持續,但鮑威爾表示,美聯儲有特殊責任去實現這一結果。“我們不能讓這部分目標無人守護,”他說,這含蓄地回擊了那些在沒有經濟惡化證據的情況下要求更大幅度降息的論點。
在上次會議提交的預測中,微弱多數的美聯儲官員預計今年至少還會進行兩次降息,這意味著在10月和12月剩下的兩次會議上將連續行動。這些預測暗示了一種更廣泛的轉變,即對就業市場出現裂痕的擔憂在加劇,而重大政策轉變使得經濟環境更趨複雜、難以解讀的情況下,官員們的關注點正在變化。
但這也凸顯出鮑威爾在就未來行動凝聚官員共識方面所面臨的高難度挑戰,特別是在僱傭和需求未顯示出更明顯疲軟跡象的情況下。
鮑威爾和美聯儲正面臨來自特朗普及其政府高級官員異常激烈的批評。特朗普和中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認爲,美聯儲在四年前嚴重誤判通脹之後,如今在降息方面過於膽怯。
特朗普對美聯儲的抨擊因試圖解僱美聯儲理事麗莎·庫克而進一步升級,理由是據稱其個人財務存在不實陳述。在該央行111年的歷史中,尚無總統嘗試過解僱一位美聯儲理事。庫克已提起訴訟質疑這一解僱企圖,她的律師表示她沒有實施欺詐。
兩家聯邦法院已允許庫克在對其解僱提出質疑期間留任。特朗普政府上週要求最高法院允許其在庫克訴訟進行期間將其解職。
鮑威爾並未直接回應這些政治風波。但他間接反駁了貝森特及其他人的批評,這些人聲稱美聯儲自身在很大程度上應對特朗普挑戰其獨立性的行爲負責。例如,貝森特在本月發表的一篇長文中,詳細列舉了據稱是美聯儲政策制定者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數年內的不當行爲,包括“使命蔓延”和“機構膨脹”。
鮑威爾簡要回顧了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疫情如何迫使美聯儲採取非常措施,以限制更具破壞性的經濟後果風險。隨後他指出,在這段時期,美國的經濟表現往往令其他同類國家羨慕。
“儘管遭遇了這兩次獨特的、極其巨大的衝擊,美國經濟的表現與全球其他大型發達經濟體一樣好,甚至更好,”他說。
鮑威爾還明確反駁了某些評論員的批評,這些評論員有時在困惑於美聯儲的政策決定時,會聲稱美聯儲考慮了黨派政治因素。“我們根本不會那樣考慮問題,”鮑威爾說,“這純屬無的放矢。”
以上內容來自《華爾街日報》著名記者、素有“美聯儲傳聲筒”之稱的Nick Timir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