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承認遭黑客攻擊 幕後黑手不簡單?

6月初,微軟旗艦辦公套件服務經歷了大規模中斷,包括Outlook電子郵件和OneDrive文件共享應用以及雲計算平臺。

近日,一個自稱爲“匿名蘇丹”(Anonymous Sudan)的黑客組織在其Telegram聲稱對此負責,稱通過DDoS向網站注入大量垃圾流量。

注:DDoS攻擊(分佈式拒絕服務攻擊)的原理是通過將大量互聯網流量引導到目標服務器上來達到使服務器離線的目的。作爲一種網絡攻擊手段,DDoS具有效果明顯,技術簡單等優勢。

微軟最初不願透露服務中斷的原因,現在承認,確實是遭受到黑客的攻擊。一位女發言人證實,“匿名蘇丹”的組織是攻擊的幕後黑手。

應美聯社要求,微軟在博客上進行了解釋,稱這些攻擊“暫時影響了某些服務的可用性”。但微軟沒有透露多少細節,沒有說有多少客戶受到影響,也沒有公佈攻擊的規模等信息。

微軟還稱,攻擊者專注於“破壞和宣傳”,並可能使用租用的雲基礎設施和虛擬專用網絡,從全球所謂的殭屍計算機所構成的殭屍網絡轟炸微軟服務器。

微軟表示,沒有證據表明任何客戶數據被訪問或泄露。

“如果微軟不提供該信息,我們真的無法衡量影響,”著名網絡安全研究員、前國家安全局攻擊性黑客傑克·威廉姆斯說。威廉姆斯表示,他並不知道Outlook之前曾遭受過如此規模的攻擊。

他說,微軟顯然不願意提供客觀的客戶影響衡量標準,“這可能說明了攻擊規模(有多大)”。

微軟將此次攻擊命名爲Storm-1359。威廉姆斯表示,網絡安全偵查往往需要時間。如果對手技術嫺熟,面臨的挑戰會更大。

紐約大學教授兼TAG Cyber首席執行官,愛德華·阿莫羅索(Edward Amoroso)表示,微軟的事件凸顯了DDoS攻擊仍然是“避免談論的重大風險,是尚未解決的問題”。

一些安全研究人員認爲黑客組織與蘇丹無關,而是俄羅斯人。

網絡安全公司Recorded Future的分析師亞歷山大·萊斯利(AlexanderLeslie)表示,“匿名蘇丹”不太可能像它聲稱的那樣位於非洲國家蘇丹。他說,該組織與Killnet和其他親俄組織密切合作,傳播親俄宣傳和虛假信息。

包括Killnet在內的親俄黑客組織一直在用DDoS攻擊轟炸烏克蘭盟國政府及其他網站。例如10月,一些美國機場站點遭到了攻擊。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